•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lǐ shǐ jūn fù qióng zhōu jiān wǔ zhōu zhāo tǎo shǐ

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

作者:无可 
èr xiá zhōu fēn dì     ēn chú zuǒ yē chén
二陜周分地   恩除左掖臣
mén lán kāi mù zhòng     qiāng jiǎ xià tiān xīn
门阑开幕重   枪甲下天新
jiā dào xíng shuāng qí     yíng fēng mǎn cǎo rén
夹道行霜骑   迎风满草人
hé liú yín hàn shuǐ     chéng sài tiě niú shén
河流银汉水   城赛铁牛神
yì qì sī gāo xiè     yī wéi xǔ shàng chén
意气思高谢   依违许上陈
hé fáng xiàng hóng pèi     zì yǔ bái yún qīn
何妨向红旆   自与白云亲

《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送别诗,具体诗名是《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由无可所作。以下是对诗文内容逐句的解释:

1. **二陕周分地, 恩除左掖臣,** 这句提到的是两个重要地理位置——二陕(可能指陕西与山西,因古代地域划分较复杂,此处可能是个泛称或比喻)和周地(周朝的领土,象征着古代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恩除左掖臣",意思是皇帝对即将被派遣的官员给予了特殊的恩赐和信任,这官员被任命为“左掖臣”,地位尊贵,负责朝中重要事务。

2. **门阑开幕重, 枪甲下天新,**"门阑"在此可能指官员的府邸或者入朝为官的门户。"开幕重"意味着再次开启了大门,显示出这位官员将再次入朝为官,可能有新的职务任命。"枪甲下天新"可能是形容他将携带全新的装备或战备赴任,也象征着新使命的开始。

3. **夹道行霜骑, 迎风满草人,**"夹道行霜骑"描绘了道路两旁,霜已覆盖,骑马之人正在穿过这样一个场景,可能象征着壮丽的出征场面。"迎风满草人"则描述了风中,草地上充满迎送的人群,显示出送行的热烈和隆重。

4. **河流银汉水, 城赛铁牛神,**"河流银汉水"形容水面上仿佛流淌着银河般的光彩,用以比喻河水的清澈和美丽。"城赛铁牛神"可能是将城市与铁牛神进行对比,铁牛神在民间信仰中通常象征力量与保护,这里可能寓意着城市的安全与坚固。

5. **意气思高谢, 依违许上陈,**"意气思高谢"表达了这位官员在出征前有着高远的志向和对使命的渴望。"依违许上陈"可能指的是在出发前有犹豫或思考,但最终决定履行使命。

6. **何妨向红旆, 自与白云亲,**"何妨向红旆"可能指这位官员在出征时,带着象征权力和荣誉的红色旗帜,这个场景也是英勇和荣耀的象征。"自与白云亲"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高洁志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李使君出征前的庄重与荣耀,以及对使命的坚定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对这位官员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无可所作,名为《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此诗是为李使君即将远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的任命而作的送别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二陕周分地,恩除左掖臣”**,起笔即点明李使君的身份与所面临的重任,他被任命为左右掖臣,代表着朝廷的恩典与使命。这里“二陕周分地”可能是指李使君将要治理的地区与分属于不同的区域或州县。

2. **“门阑开幕重,枪甲下天新”**,这两句描绘了李使君即将出发时的盛况。"门阑开幕重"可能指行馆或临时驻扎地的隆重布置和准备工作;“枪甲下天新”则用比喻手法,形容军队整装待发,一切准备工作如同新天降下一般,体现了军队的整肃和新气象。

3. **“夹道行霜骑,迎风满草人”**,这两句描写送行的场景。"夹道行霜骑"形象地展现了送行队伍在霜天中前进的景象,"迎风满草人"则暗示了路旁送行的民众众多,显示出民众对李使君的深厚情谊和对朝廷政策的拥护。

4. **“河流银汉水,城赛铁牛神”**,这里通过“银汉水”和“铁牛神”的意象,描绘了琼州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河流银汉水"形容河流如银河般璀璨,渲染出琼州的美丽与神秘;"城赛铁牛神"可能是在赞颂琼州的城市或当地的神祇,预示着李使君将面对的不仅是地理环境,还有可能的文化与信仰差异。

5. **“意气思高谢,依违许上陈,何妨向红旆,自与白云亲”**,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李使君的祝愿与期待。"意气思高谢"是说李使君应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雄心壮志;"依违许上陈"可能是指希望李使君在面对困难时能灵活应变,适时上奏朝廷;"何妨向红旆,自与白云亲"则是希望李使君能在军事征伐之余,保持对自然与心灵的亲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送别场景的隆重与盛况,也寄托了诗人对李使君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地方官员赴任的重视与期待,以及对国家治理与边疆安全的关注。

无可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