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áo míng fǔ fù zhāo yì xiàn
送姚明府赴招义县
fēn zhú xióng jiān shǐ nán fāng dào hǎi xíng |
分竹雄兼使 南方到海行 |
lín mén shuāng pèi yǐn gé lǐng wǔ zhōu yíng |
临门双旆引 隔岭五州迎 |
yuán hè tóng zhī sù lán jiāo jiā dào shēng |
猿鹤同枝宿 兰蕉夹道生 |
yún chuí qián qí shī shān huō qù fān qīng |
云垂前骑失 山豁去帆轻 |
yǔ wù zhēng qiū àn làng tāo zhèn yè chéng |
雨雾蒸秋岸 浪涛震夜城 |
zhèng xián kāi jiǒng gé yī zhěn dǎo fēng qīng |
政闲开迥阁 欹枕岛风清 |
《送姚明府赴招义县》古诗词释义:
这首《送姚明府赴招义县》是唐代诗人无可创作的送别诗,展现了送别官员赴任的场景,同时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为官有为的美好祝愿。下面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1. **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
- **分竹**:古代官吏出行时,常会分得竹制的信符作为凭证,这里指姚明府将要出行。
- **雄兼使**:显示出他作为官员的雄心与使命,即将前往的地方。
- **南方到海行**:说明姚明府将要前往的是南方的一个临近海洋的地方,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壮阔。
2. **临门双旆引,隔岭五州迎**:
- **双旆**:随行的旗帜,这里指姚明府出行时的仪仗。
- **隔岭五州迎**:用“五州”象征欢迎的地方范围广,表示在跨越山脉的另一边,已经有五个州的人们准备迎接他,强调了其影响力和受尊敬的程度。
3. **猿鹤同枝宿,兰蕉夹道生**:
- **猿鹤**:古人常用猿鹤同栖比喻环境优美,寓含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美丽,同时也寓意着姚明府的到来将为地方带来安宁与生机。
- **兰蕉夹道生**:路两旁长着兰花和芭蕉,描绘了道路两旁的清新与生机,暗示了前往地方的自然环境优美。
4. **云垂前骑失,山豁去帆轻**:
- **云垂前骑失**:云层低垂,遮挡了前面的骑马身影,用自然景象的变幻烘托出旅途的神秘与庄严。
- **山豁去帆轻**:山峰豁然开朗,航行的船只显得更加轻盈,暗示旅途的顺畅与姚明府即将到达的喜悦。
5. **雨雾蒸秋岸,浪涛震夜城**:
- **雨雾蒸秋岸**:秋天的岸边笼罩在雨雾之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湿润的景象,与旅途的宁静与期待相呼应。
- **浪涛震夜城**:夜晚,海上的波涛翻滚,震动了城市,象征着旅途的波折与挑战,同时也预示了姚明府的坚定与勇敢。
6. **政闲开迥阁,欹枕岛风清**:
- **政闲开迥阁**:表明姚明府在政务清闲的时候,可以远离喧嚣,进入一个宽广的阁楼,享受清闲与宁静,暗示了他的高远追求与对官场的清静向往。
- **欹枕岛风清**:躺靠在海岛的枕头旁,感受清风拂面,既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寓意着他未来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姚明府前往招义县途中的壮丽景色和旅途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对友人政治抱负的尊重和期待。
《送姚明府赴招义县》古诗词赏析:
无可的《送姚明府赴招义县》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姚明府前往招义县的行程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此行的祝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开篇即点明了姚明府此次出行的使命和地点。竹,常被视为坚贞、高洁的象征,这里的“分竹雄”不仅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和使命的崇高,也暗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尊重。南方到海行,暗示了行程的遥远和艰苦,预示着旅途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2. **颔联“临门双旆引,隔岭五州迎”**:描绘了欢迎的盛大场面。双旆,可能是两面旗帜或仪仗,五州迎可能是指沿途五州的官员或民众前来迎接。这既展示了地方的热情和重视,也传达了对姚明府到任时将带来的影响和变革的期待。
3. **颈联“猿鹤同枝宿,兰蕉夹道生”**: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渲染意境。猿鹤共栖,是一种和谐共存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友人旅途中的宁静与和谐;兰蕉夹道,暗示了旅途的美丽和生机,也预示着未来招义县的繁荣景象。
4. **尾联“雨雾蒸秋岸,浪涛震夜城,政闲开迥阁,欹枕岛风清”**:最后四句描绘了旅途中的天气变化和即将到任的场景。雨雾蒸秋岸和浪涛震夜城,展示了途中的艰难和挑战,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政闲开迥阁,象征着姚明府到任后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规划和治理;欹枕岛风清,则是期待其在清新的环境中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对姚明府此次行程的关切和祝愿,也体现了对地方治理的美好期待,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