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rì yáo hé lú shǐ jūn yòu píng 、 qí wú jū shì yóu fǎ huá sì gāo dǐng lín hú tíng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jiāng chūn xíng qiú mò ǒu yǔ zhēn jìng qī |
江春行求瘼 偶与真境期 |
jiàn shuō sān líng xià qián cháo kāi fú cí |
见说三陵下 前朝开佛祠 |
tíng zhōu yǎng lì shā xiù zǔ fā xiāng chí |
停舟仰丽刹 绣组发香墀 |
zhǐ chǐ kōng jiè sè tiān rén huā luò shí |
咫尺空界色 天人花落时 |
shèng yóu xiàn léi jí sǒng yǒng zhān jīng qí |
盛游限羸疾 悚踊瞻旌旗 |
fēng cuì xiàn xián bù sōng shēng rù yáo sī |
峰翠羡闲步 松声入遥思 |
sù gāo huái yáng lǐ kuàng fù dōng shān zī |
素高淮阳理 况负东山姿 |
dài cǐ yī dēng lǎn shēn qíng jiàn xīn shī |
迨此一登览 深情见新诗 |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古诗词释义:
作者:皎然
标题: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
这句话大意是,春天在江边行进,偶尔与这真正的纯净境界相遇。"江春"指的是春天来临的时候江边的景色,"求瘼"则是为人民谋求福祉,这里指的是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这个句子讲的是听说在三陵之下,从前的朝代就建立了一座佛寺。"三陵"指的是古时候皇帝的陵墓群,"前朝"指的则是过去的朝代。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
诗人乘船停下,抬头仰望华丽的佛塔,绣花的旗帜在佛殿前飘扬,香烟弥漫。"丽刹"指的是华丽的佛塔,"绣组"是绣花的旗帜,"香墀"则是佛殿前飘散的香气。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这句话描绘的是,佛殿前的景色仿佛与虚空相连,当天空中的花朵落下时,时间仿佛静止了。"咫尺"指的是距离很近,"空界色"指的是与虚空相连的景色,"天人花落时"则是指天空之中的花飘落的时刻。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
虽因身体的限制,不能尽情游玩,但仍然抬头欣赏着佛殿前飘扬的旗帜。"盛游"指的是游玩的盛况,"羸疾"指的是身体的虚弱,"悚踊"则是内心的激动,"旌旗"指的是旗帜。
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山峰翠绿,让人羡慕悠闲的步伐,松林的响声引发了深远的思考。"峰翠"指的是山峰翠绿的景色,"闲步"指的是悠闲的脚步,"松声"则是松林的响声,"遥思"则是深远的思考。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
站在淮阳这样的地方,理应追求高洁,何况自己有着东山那样高远的风姿。"素高"指的是保持高洁,"淮阳"则是一个地名,"东山"则是一个比喻,形容风姿高远。
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趁着这样的机会,登高远眺,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慨,这些感情都融入了新作的诗篇。"迨此"指的是趁着这样的机会,"登览"指的是登高远眺,"深情"指的是深深的感慨,"新诗"指的是新作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冬天里诗人与友人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一同游览法华寺高顶临湖亭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好友友情的珍惜。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佳作,主题是描绘了一次冬日里的山寺游历,展示了自然美景、宗教信仰、人文精神以及个人情感的融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的场景**:“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通过“求瘼”(追求治理天下的责任)和“真境期”(追求真实的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美的精神状态。这里既有对社会职责的思考,又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2. **寺庙的宏伟与神秘**:“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描绘了法华寺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有其建筑的宏伟与华丽,还有其与宗教信仰的深厚联系。这不仅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之情。
3. **自然与超脱**:“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瞬间感悟,与之相随的,是心灵上的净化与超脱。花落时的宁静,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暗示,引导着人们进入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4. **个人情感与健康限制**:“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反映了诗人渴望体验美好而被身体状况所限的矛盾心情。通过“悚踊瞻旌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状态的反思。
5. **静观与沉思**:“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体现了诗人在静观自然的同时,思绪随风飘荡,深入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沉思。这不仅是对眼前的景色的欣赏,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与哲学的探索。
6.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通过“东山姿”的描述,强调了诗人的高洁人格与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这首诗的结尾,用对新诗的期待,展示了诗人不仅停留在对美的欣赏,更在美的体验中孕育了新的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宗教、人文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深邃的思考。通过其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和谐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