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iū wǎn sù pò shān sì

秋晚宿破山寺

作者:皎然 
ài shā chái sāng yǐn     míng xī jìn sòng tíng
爱杀柴桑隐   名溪近讼庭
sǎo shā kāi yě bù     yáo gě chū xián tīng
扫沙开野步   摇舸出闲汀
sù jiǎn yāo shī bàn     yú huā zài jiǔ píng
宿简邀诗伴   馀花在酒瓶
yōu rán nán wàng yì     zì yǒu xiàn shān qíng
悠然南望意   自有岘山情

《秋晚宿破山寺》古诗词释义:

这首《秋晚宿破山寺》是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通过对秋晚破山寺的景色描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爱杀柴桑隐**:柴桑隐,这里可能是指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以隐居生活著称,用“柴桑”代表隐居之地。这一句表达诗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极度喜爱与向往,对那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的赞美。

2. **名溪近讼庭**:这里的“名溪”指的是美名远播的溪流,而“讼庭”是处理争执的地方,比喻世俗的纷争。这句诗意在表达好山好水与世俗纷争的对比,即好山好水代表了诗人追求的宁静与美好,而“近讼庭”则暗指世俗的喧嚣与纷扰。

3. **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破山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扫沙意味着清理沙石,开野步则是在自然中漫步,摇舸则是在水上划船,出闲汀则是指从宁静的岸边出发。整体表达出一种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远离尘世的喧嚣。

4. **宿简邀诗伴**:宿简,即住宿的简陋居所。这一句说明诗人邀请诗人为伴,一起度过夜晚。在这里,“诗伴”不仅仅指实际的旅伴,也暗指诗歌的灵感和文化氛围的同道。

5. **馀花在酒瓶**:这一句描述了一瓶装着剩余花香的酒,可能是诗人饮后的酒瓶,酒香中夹杂着花香。这里通过酒和花的结合,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生活中的诗意享受。

6.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与情感指向。悠然南望,意味着诗人面向南方,心有所向,意有所往。岘山情则是对陶渊明所栖的岘山的情感呼应,岘山是陶渊明隐居之地,这里的“情”既是对陶渊明精神的共鸣,也是对自己心中向往的隐逸生活的直接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与文化交融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

《秋晚宿破山寺》古诗词赏析:

《秋晚宿破山寺》这首诗,从表面看,似乎是简单的描述作者秋日夜晚在破山寺的住宿经历,但其中蕴含的深意与情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皎然,唐代诗人,其诗风淡雅,善于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爱杀柴桑隐”,即喜爱那些像陶渊明(字元亮,号柴桑)这样的隐士生活。这里通过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紧随其后的“名溪近讼庭”则是通过对比,暗示即使在世俗纷扰的环境中,也依然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强调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

“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场景。诗人通过简单的行动——清扫沙滩、散步、摇动小船、穿梭于宁静的汀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细节的热爱。这些看似平凡的活动,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

“宿简邀诗伴,馀花在酒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诗友之间和谐的关系。通过邀请诗友共宿、观赏余花、品饮美酒的活动,诗人不仅享受了自然的美丽,也享受了人文的雅趣。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是对友谊和文学创作的珍视。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结尾,诗人以眺望南面、怀想岘山的姿态结束全诗。岘山,位于襄阳,是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杜甫的故里,也是他与朋友们聚会的重要地点。这里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文学与自然的深度思考。诗人的“悠然”姿态,是对生活无尽美好的向往,是对精神世界深刻探索的体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通过自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更体现了他对精神自由、友情和文学的追求。通过这些内容,诗人构建了一个既有物质之美,更有精神之美的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追求心灵深处和谐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