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shí xīn zhú zhàng jì zèng lǐ è shì yù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liù yuè jīn shù fú zī chén rì zài gēng |
六月金数伏 兹辰日在庚 |
yán xī shuò jī fū dú wù hūn xìng qíng |
炎曦烁肌肤 毒雾昏性情 |
ān dé fèn qīng hé chāo yáo chū yún zhēng |
安得奋轻翮 超遥出云征 |
bù zhī tiān dì xīn rú hé jiàng shēng chéng |
不知天地心 如何匠生成 |
huǒ dé shāo bǎi huì yáo cǎo bù jí róng |
火德烧百卉 瑶草不及荣 |
shěng kè dāng cǐ shí hū yí huái zhōng qióng |
省客当此时 忽贻怀中琼 |
pěng wán fán mèi dí xiào gē měi fēng shēng |
捧玩烦袂涤 啸歌美风生 |
chí jūn zuǒ yuán qì diào shǐ sì xù píng |
迟君佐元气 调使四序平 |
zhōng lìng shuāng bù fú dà yú qì cháng zhēn |
中令霜不祓 大馀气常贞 |
jiāng nán shī sāo kè xiū yín kǔ rè xíng |
江南诗骚客 休吟苦热行 |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逐段解释:
### 第一部分(前六句):描写六月炎暑的景象
首六句描绘了六月时节的酷热天气,金数伏指的就是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异常炎热。作者用“炎曦”形容烈日,用“毒雾”来形容闷热的气候,整段描述了夏日阳光炙烤大地、令人昏昏欲睡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炎热气候的不适,通过“安得奋轻翮,超遥出云征”表达了逃离这种酷热环境的渴望,仿佛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摆脱热浪的束缚。
### 第二部分(“不知天地心”至“瑶草不及荣”):对自然法则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话则是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诗人提出“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这里的“天地心”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或造物主的旨意,而“匠生成”则表达了自然界万物的生成与变化。通过比较“火德烧百卉”和“瑶草不及荣”,诗人意在探讨为何一些植物在夏季的酷热中仍然能够绽放,而有些则可能凋零。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对比,也寓意着人生与自然界的某些相似性,即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生机。
### 第三部分(“省客当此时”至“休吟苦热行”):赠杖寄意与期许
后半部分则是诗人在六月时节收到珍贵的竹杖后,对友人李萼侍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许。诗中“忽贻怀中琼”形象地描绘了收到竹杖时的惊喜与珍视之情。通过“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表达对竹杖的喜爱与自然美风的赞美。最后,“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中令霜不祓,大馀气常贞”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协助调和自然界的元气,使四季平和,霜不侵凌,气节常在的美好愿望。最后一句“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则表达了对李萼侍御在炎热季节写作的劝诫,希望他能在舒适宜人的环境中创作诗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夏季炎热的景象,还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通过赠物寄情的方式,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古诗词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是一首典型的赠诗,通过描绘夏日酷热之景,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其品质的赞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述夏日酷暑**:“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炎曦烁肌肤,毒雾昏性情”,开篇就营造出酷热难耐的夏日氛围,以炎炎夏日作为背景,为后面的赠物寄情做好铺垫。
2. **渴望自由超脱**:“安得奋轻翮,超遥出云征”,表达出作者渴望超越现实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这种渴望自由的思绪与赠送给李萼侍御的竹杖紧密相关,竹杖在古代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3. **赞美竹杖的品质**:“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这几句诗通过赞美竹杖的材质和制作,暗示了它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如同天地间少有的珍物,难以用寻常之物比拟。
4. **寄予厚望**:“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中令霜不祓,大馀气常贞”,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李萼侍御的深厚期待,希望他能如同竹杖般具有调和四时、保持气节的品质。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竹杖寄寓为一种能够平衡和调和的力量,期待李萼侍御能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5. **结语**:“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诗人在结语中鼓励李萼侍御在江南的诗坛上以竹杖为灵感,创造出更多超越酷热、富有深意的作品,进一步凸显了竹杖在诗人心中的象征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夏日酷暑的描绘和对竹杖品质的赞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寓了对友人品格和才能的期待。诗中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物、人文情怀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