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qiū tóng lú sī guī shì dào yàn shàng rén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wàng sì chóng zhōu diǎn huáng huá chū hàn tíng |
望祀崇周典 皇华出汉庭 |
zǐ ní bān kuài jì xuán jiǔ jiàn fāng xīn |
紫泥颁会计 玄酒荐芳馨 |
shèng lǜ duō qián sù zhāi xīn hé zhì líng |
圣虑多虔肃 斋心合至灵 |
zhàn xiáng kān shǐ zhú shì rì shù yáo míng . |
占祥刊史竹 筮日数尧蓂. |
lǐ zhì jiā xīn mìng cháo zhāng dǔ lǐ xíng |
礼秩加新命 朝章笃理刑 |
fū chéng tōng běi quē yí ài zài nán tíng |
敷诚通北阙 遗爱在南亭 |
sháo shuǐ sī céng fàn jī shān yì zhòng jīng |
苕水思曾泛 矶山忆重经 |
qīng fēng mén kè yǎng jiā sòng guó rén tīng |
清风门客仰 佳颂国人听 |
pān guì liú qīng yuè zhēng wén dài shǐ xīng |
攀桂留卿月 征文待使星 |
chūn jiāo huí sì mǔ yáo shí gù lín qīng |
春郊回驷牡 遥识故林青 |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皎然所作的诗,标题为《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早秋的桐庐思念家乡,希望回到南亭(家乡)的思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这两句提到古代的祭祀礼仪和出行。"望祀"意为遥祭,"崇周典"表示对周朝礼制的尊崇。"皇华出汉庭"可能是指皇室出行,借古喻今,体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
2. **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紫泥"为古代诏书的封泥色,象征权威与正式命令。"会计"指财政管理,"玄酒"是一种古酒,"芳馨"意味着芳香的祭品。整体描述了朝政中的仪式活动,体现礼制的庄重和祭祀的神圣。
3. **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这两句表示圣上对事务的思考充满了恭敬与肃穆,臣民们也应以清净之心来回应,意味着政事处理的虔诚与智慧。
4. **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占祥"指占卜吉凶之事,"史竹"指竹简,古代用来记录历史和文献,"尧蓂"可能指与古代帝王礼仪相关的日历,这几句描述了在占卜吉日和编史记事时的仪式和传统。
5. **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礼秩"指的是礼仪和秩序,"新命"可能指的是新任命或新政策,"朝章"指的是朝堂上的规章制度,"理刑"指的是依法处理案件,体现了作者对政治秩序和法律公正的重视。
6. **敷诚通北阙,遗爱在南亭**:"敷诚"表示诚挚的表达,"北阙"和"南亭"在这里分别象征中央和家乡,暗示作者在政治活动中保持忠诚,同时心中怀念故乡。
7. **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苕水"和"矶山"都是桐庐的地理标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在这些地方泛舟和行经的回忆,带有深深的思乡之情。
8. **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这两句提到清风中门外的宾客都仰望着,表达了人们对于诗人的尊敬与期待。"佳颂"指的是美好的颂歌,暗示了诗人在文坛的声誉。
9. **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攀桂"借用了古人以折桂象征科举及第或成就,"留卿月"表示诗人希望借月色留住知己或成就,"征文待使星"可能意味着等待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交流的期待。
10. **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最后两句描述了春天郊外景象的美好,"驷牡"是四匹马,"故林青"指故乡的林木依旧葱郁。整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郊游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政治、文化、历史的深刻思考。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古诗词赏析: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桐庐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道谚上人的深情致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的典故运用
首联“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借用“望祀”和“皇华”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庄重礼仪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古圣先贤高尚品德的仰慕,以及对朝廷重视礼制的赞赏。通过“出汉庭”这一描绘,暗示了朝廷派遣官员或使者外出执行公务的情形,也暗含着诗人可能因为公务在身而暂时远离家乡。
### 中间四联的对仗与铺陈
中间四联“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是对朝廷政务和祭祀活动的细致描绘,紫泥诏书代表着皇命,会计活动象征着国家的财政管理,玄酒与芳馨则是祭祀仪式中使用的酒和香,圣虑、斋心则体现了朝廷在处理事务时的虔诚与敬畏。这四句不仅展现了朝廷的运作体系和精神面貌,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礼制和文化传统的深刻认同和赞美。
### 后四联的思乡之情与情感表达
后四联“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桐庐山水的思念之情,通过“苕水”和“矶山”这两个地方的名称,唤起了对家乡自然风光的回忆。清风门客、佳颂国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文化氛围的怀念和对故乡人情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谚上人的敬仰和思念。
### 结尾的余韵与期盼
最后一联“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可能是道谚上人)的牵挂和期待,通过“攀桂留卿月”一句,隐喻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月光般洒满心间。对“征文待使星”的期待,意味着对友人归来,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的渴望。最后,对“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的展望,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礼制、文化传统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