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rì pí líng nán sì sòng pān shù zhī yáng zhōu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
zǎo wén líng yún cǎi wèi zài yuān lù chóu |
早闻凌云彩 谓在鸳鹭俦 |
huá fà shǐ xiāng yù cāng jiāng réng lǚ yóu |
华发始相遇 沧江仍旅游 |
cè míng wàng jì jìn dàn lǜ qīng suǒ qiú |
策名忘茍进 澹虑轻所求 |
cháng fú yuǎn yóu jiè miǎn huái jīng shì móu |
常服远游诫 缅怀经世谋 |
piàn fān bèi fēng zhǔ wàn lǐ hái xiāng zhōu |
片帆背风渚 万里还湘洲 |
bié wàng jīng yún jī guī xīn hàn shuǐ liú |
别望荆云积 归心汉水流 |
lán sháo xíng cǎi cǎi guì zhào sī yōu yōu |
兰苕行采采 桂棹思悠悠 |
sù xī wú jī zhě wèi jūn dòng lí yōu |
宿昔无机者 为君动离忧 |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的送别诗,题为《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作者皎然,通过对潘述即将离别的情景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惜。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早闻凌云彩, 谓在鸳鹭俦**:早年就听说潘述才华出众,如同那些翱翔在云天的鸳鸯和鹭鸟,代表着杰出的人物。
2. **华发始相遇, 沧江仍旅游**:这里指两人在年华老去时才真正相识,潘述仍像云游四海的旅者一样,不断探索新的世界。
3. **策名忘茍进, 澹虑轻所求**:潘述以名利为策,却忘却了急于求成的心,淡泊名利,对物质的需求轻视。
4. **常服远游诫, 缅怀经世谋**:经常遵循着远游的准则,深思熟虑,考虑着世事的谋略。
5. **片帆背风渚, 万里还湘洲**:潘述像一片小船逆风而行,即将前往千里之外的湘洲。
6. **别望荆云积, 归心汉水流**:潘述的离去让人依依不舍,望着他离开的荆楚云雾,心中却期待着他的归来,仿佛汉水的流动代表着他对未来的希望。
7. **兰苕行采采, 桂棹思悠悠**:想象着在旅途中,潘述可能在兰草丛中漫步,乘坐着桂木制成的船桨,心中充满了远行的思绪。
8. **宿昔无机者, 为君动离忧**:曾经无忧无虑的日子,因潘述的即将离别而变得忧郁。
这首诗描绘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潘述个人品行和志趣的欣赏,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古诗词赏析: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通过对送别好友潘述前往扬州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哲思,同时也融合了自然景物和古人行为的象征意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读
标题“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简明扼要地揭示了诗作的背景与主题:秋天的毗陵南寺,送别好友潘述前往扬州。毗陵即今江苏常州,南寺可能是毗陵的一处著名寺庙。扬州,当时是江南的重要城市,以繁荣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闻名。
### 内容解析
1. **开篇表达敬意**:“早闻凌云彩, 谓在鸳鹭俦”——诗人用“凌云彩”比喻潘述才华横溢,预示其如“鸳鹭”一般,即比喻品行高洁、才华出众的人。这里表达了对潘述早年的期待与尊敬。
2. **叙述相聚与别离**:“华发始相遇, 沧江仍旅游”——诗人与潘述相逢时已年华渐长,岁月如流,却仍奔波于旅途之中。这体现了对时间流逝与生活常态的感慨。
3. **表现志趣与境界**:“策名忘茍进, 澹虑轻所求, 常服远游诫, 缅怀经世谋”——潘述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远大抱负,这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名利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4. **描绘送别场景**:“片帆背风渚, 万里还湘洲, 别望荆云积, 归心汉水流”——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回归内心世界的氛围。荆云、湘洲、汉水等地名的引用,增添了诗作的文化意蕴和地理空间的广袤感。
5. **表达对友人离去的关切与思念**:“兰苕行采采, 桂棹思悠悠, 宿昔无机者, 为君动离忧”——诗人以兰花与桂棹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宿昔,即往日,无机者,即闲适无为之人,这里通过与友人的日常相处场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对友情的珍视。
### 总结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自然、理想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具个人情感又富含哲理的意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情感与哲思交织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