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n rì yòu sòng pān shù zhī yáng zhōu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

作者:皎然 
gū kè qiū yì shāng     sī chán jìng réng xù
孤客秋易伤   嘶蝉静仍续
jiā chén yì yǐ lǚ     huān huì cháng bù zú
佳晨亦已屡   欢会常不足
chán dì fēi lù qí     wǒ xīn qǐ jī shù
禅地非路岐   我心岂羁束
qíng shēng yuǎn bié shí     zuò hèn qīng jǐng cù
情生远别时   坐恨清景促
wàng zhōng qiān lǐ gé     mù guī xī shān qū
望中千里隔   暮归西山曲
xiāo tiáo yuè zhōng dào     cǎi qiàn yuán shàng lǜ
萧条月中道   彩蒨原上绿
bú jiàn tóng xīn rén     yōu huái zēng zhí zhú
不见同心人   幽怀增踯躅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的哀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的诗。诗人皎然在春日送别好友潘述前往扬州。以下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孤客秋易伤: 孤独的旅人,秋天容易引发哀伤的情感。诗人用“孤客”来称呼即将离别的朋友,暗示离别之情的沉重。

嘶蝉静仍续: 蝉鸣在寂静的环境中仍不停歇,声音嘶哑。这里通过蝉鸣的持续,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时内心的哀愁。

佳晨亦已屡: 好的早晨已经过去了许多次。诗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未能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每一刻的遗憾。

欢会常不足: 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总是不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相聚时间的渴望和留恋。

禅地非路岐: 禅修之地并非迷途,指精神修行之路。诗人在这里可能想表达的是,尽管离别在即,但心灵不应被束缚。

我心岂羁束: 我的心灵岂能被束缚。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希望朋友在旅途中的心灵自由。

情生远别时, 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 离别时情感生发,坐着愁叹时光流逝得快,中间有千里的距离相隔。这几句话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和对时间飞逝的感叹。

暮归西山曲, 萧条月中道: 暮色中,友人返回西山,道路上空荡且月光照耀。此句描绘了离别时刻的景象,渲染了哀伤的氛围。

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 原野上一片绿意,但不见了那个知心的朋友。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幽怀增踯躅: 心中忧郁,脚步也因此迟缓。诗人用这一句来形容自己的悲伤心情和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潘述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描写**:“孤客秋易伤, 嘶蝉静仍续。”诗人以“孤客”自喻,寓意离别后内心的孤独与悲伤。秋日的蝉鸣,虽然寂静中仍然持续,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哀愁,无法消散。

2. **情感的递进**:“佳晨亦已屡, 欢会常不足。”虽然时光的美好如同晨光一般频繁出现,但每一次欢聚之后的离别,都让诗人感受到欢会的不足与无奈,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分离的不舍。

3. **内心的解脱**:“禅地非路岐, 我心岂羁束。”通过引用禅宗的观念,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解脱与自由,认为心灵不应被离别束缚,即使面临别离,内心依然保持平静与自由。

4. **对别离的感伤**:“情生远别时, 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诗人用“情生远别时”点明别离时刻的情感瞬间,随后“坐恨清景促”表达了对时间的惋惜,而“望中千里隔”则描绘出对友人远去、难以触及的无奈与伤感。

5. **结尾的景物描写**:“暮归西山曲, 萧条月中道, 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 幽怀增踯躅。”通过黄昏时分西山的曲径、月光下的空旷道路、绿意盎然的原野,描绘出一片萧条与寂寥的景象,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独与徘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在离别中的自我反省与解脱。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