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hěn xiù cái zhī mǐn zhōng
送沈秀才之闽中
lí mèi cuì huá mǎn chén xiū yù zǎo xíng |
离袂翠华满 晨羞欲早行 |
chūn fēng shēng chǔ shù xiǎo jiǎo fā suí chéng |
春风生楚树 晓角发隋城 |
yě ǎi shī yī cǎi jiāng hóng zēng kè qíng |
野霭湿衣彩 江鸿增客情 |
zhēng tú bù yòng jiè zuò jiàn bái bō qīng |
征途不用戒 坐见白波清 |
《送沈秀才之闽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沈秀才之闽中》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沈秀才远行的关切和祝福,同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下面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 离袂翠华满,晨羞欲早行
“离袂翠华满”:意味着在送别之时,两人紧紧相握,泪光闪烁,仿佛那翠绿的华彩在眼中流转,充满了离别的忧伤与不舍。这里的“袂”指袖子,象征着离别的瞬间。
“晨羞欲早行”:清晨,两人充满羞愧与不舍地要早早地开始离开,这“早行”既是实指离开的时间早,也暗含着内心的迟疑和对离别的不安。
### 春风生楚树,晓角发隋城
“春风生楚树”: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楚地的树木,仿佛将春的气息洒满大地,同时也象征着沈秀才的远行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晓角发隋城”:拂晓时分,远处隋朝古城的角声响起,这是古代用于报时或发信号的方式,此处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沈秀才即将远离的时刻。
### 野霭湿衣彩,江鸿增客情
“野霭湿衣彩”:野外的雾气弥漫,轻轻打湿了友人身上的衣物,形成了一层模糊的色彩。这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也寓含了离别时的氛围,雾霭象征着分离的愁绪和模糊的未来。
“江鸿增客情”:江面上飞翔的鸿雁,似乎增加了友人离别的思绪。鸿雁常常被用作传递信息的象征,也比喻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牵挂与不舍。
### 征途不用戒,坐见白波清
“征途不用戒”:对于沈秀才即将开始的旅程,朋友在此鼓励他不要担心太多,暗含了对他的信任和期待。同时,也预示了旅途中的未知与挑战。
“坐见白波清”:坐在船上,看着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既是形容自然景象,也寄寓了对沈秀才旅途平安、顺利的祝愿。这里的“白波清”不仅描绘了江面的景象,也象征着旅途的纯净与清澈,寓意旅途中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和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送沈秀才之闽中》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沈秀才前往闽中(今福建地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致与情感。以下是逐句赏析:
1. **离袂翠华满,晨羞欲早行**:离别时,翠绿色的衣襟(袂)上满是离愁别绪。天色微明,友人沈秀才似乎羞于早起,但为了旅途的匆忙,他不得不早早启程。此句通过“离袂”和“晨羞”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
2. **春风生楚树,晓角发隋城**:春风拂过楚地的树木,带来了新生与希望。天色渐明,隋城(可能是作者或沈秀才所经过的一个城市)传来晓角的鸣响,增添了一种悠长而寂寥的气氛。这里通过自然景象和城市的声音,展现了旅程的起点与背景。
3. **野霭湿衣彩,江鸿增客情**:广阔的野地间弥漫着轻雾(霭),它湿润了衣裳,也似乎湿润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江上的鸿雁在飞翔,增加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漂泊之意。诗句以自然景象隐喻别离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4. **征途不用戒,坐见白波清**:在旅途中,不用特别戒备什么,因为沿途的景色如此清新,尤其是那清澈的江水,像一面镜子般映照着天际。这句话表达了对旅程的美好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沈秀才此行安全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景致与情感,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关切,同时也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歌用词精炼,情感丰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