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píng zhōu sòng luò yáng lǐ chéng shǐ hái
白苹洲送洛阳李丞使还
yún yáng bié yè yì chūn gēng huā fā líng hú wèn qù chéng |
云阳别夜忆春耕 花发菱湖问去程 |
jī shuǐ yōu yáng hé chǔ mèng luàn shān chóu dié cǐ shí qíng |
积水悠扬何处梦 乱山稠叠此时情 |
jiāng lí yǒu yuè jiào xián duàn zèng yuǎn wú lán jué yì qīng |
将离有月教弦断 赠远无兰觉意轻 |
cháo yòu yào jūn chí hàn diǎn míng nián běi shù kě xū yíng |
朝右要君持汉典 明年北墅可须营 |
《白苹洲送洛阳李丞使还》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白苹洲送洛阳李丞使还》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我们可以分段解析其内容:
1.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
-"云阳别夜"指的是在云阳(地名)的别离之夜,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参与的春耕活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花发菱湖问去程"描述了在菱湖(泛指水面宽阔的地方)边,春花开放的美景中,诗人询问着朋友归途的路程,体现了对朋友未来的关切和对分别的不舍。
2. **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
-"积水悠扬何处梦"意味着在这广阔的水面上,诗人思考着未来的梦想,感觉仿佛自己的心绪随水波动,难以确定目标和方向。
-"乱山稠叠此时情"则是在众多的山峦中,诗人表达了此刻复杂的心情,可能包含了对分别的伤感、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3. **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
-"将离有月教弦断"指的是在即将分别的夜晚,月亮的光辉使得琴弦(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情感)难以承受,仿佛月光下的离愁让琴弦断了,形象地表现了分别时的伤感和情感的沉重。
-"赠远无兰觉意轻"在告别时,诗人手中虽握有兰花(兰花象征高洁),却觉得此时赠与远行的朋友显得轻浮,体现了诗人在分别时内心的沉重和对友情的深厚。
4. **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
-"朝右要君持汉典"表达了诗人希望李丞在朝廷的右位(通常指较高职位)上能够遵循汉代的传统和经典,指引正确方向,寄予了对朋友的期望和勉励。
-"明年北墅可须营"则是在展望未来,希望来年在北方的别墅里,两人能够再次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友谊的深厚。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融合了自然美景、情感表达、个人理想和对朋友的期许,展现了一段深情的告别和对未来的展望。
《白苹洲送洛阳李丞使还》古诗词赏析:
《白苹洲送洛阳李丞使还》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离别之夜的描绘和对友人归途的关切,表达了一种深挚的友情与对友人归程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别离之夜的回忆**:“云阳别夜忆春耕”,诗人回想起与友人在云阳分别时的情景,心中涌起了对过去一同耕作的回忆,显示出对友人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春耕时节的回忆,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即将踏上归程的感慨。
2. **花发菱湖问去程**:“花发菱湖问去程”,在春天花开的菱湖边,诗人向友人询问归途,体现了对友人旅途安危的关切和不舍。花开花落,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友人归程未知的忧虑。
3. **梦境与情感的交织**:“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诗人在积水间飘渺的梦境与乱山重叠的现实中,感受着复杂的情感交织。积水悠扬象征着友人归途的未知与遥远,乱山稠叠则暗示着诗人的思绪与情感的纷乱。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4. **离别时的离愁**:“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意轻”,诗人以弦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内心的哀愁与痛楚。同时,赠远无兰的描述,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友情的淡薄,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反思。
5. **对友人的期待与激励**:“朝右要君持汉典,明年北墅可须营”,诗人以“持汉典”鼓励友人在朝中取得功名,展现出对友人的期待和激励。同时,对友人未来北墅的营建,既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友人归途的期待,预示着友人归来后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既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离别之苦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