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biàn cōng shàng rén hái guǎng líng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xié xī xī shān bù lǜ shā chán xīn wèi liǎo nài qíng hé |
携锡西山步绿莎 禅心未了奈情何 |
xiāng gōng shuǐ sì qīng qiū yè yuè luò fēng bēi sōng bǎi duō |
湘宫水寺清秋夜 月落风悲松柏多 |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辨聪上人分别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上人去往广陵(扬州)的行程及抵达后的环境氛围。让我们逐段解析:
**第一句:携锡西山步绿莎**
这里的“携锡”指的是携带僧人常用的行头,比如锡杖,代表着辨聪上人作为一个僧侣的行装和身份。"西山"可能指的是某些特定的山,暗示了旅程的开始地,"步绿莎"描述了上人行走时经过绿草覆盖的道路。这一句描绘了上人出发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宁静与清寂。
**第二句:禅心未了奈情何**
"禅心"指的是上人修行中的内心状态,即通过禅定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平静。"未了"意味着禅修的过程未完成,或许是因为与诗人的情感或某种责任感未能放下。"奈情何"表达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即上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禅修的执着,也有对朋友的不舍。
**第三句: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湘宫水寺"可能是指位于湖南一带的水边寺庙,这样的描述暗示了广陵(扬州)环境的优美,湘江和寺庙都带有宁静、自然的氛围。"清秋夜"说明这是在深秋的一个夜晚,天气转凉,夜色宁静。"月落风悲松柏多"描绘了一幅月落西山,秋风吹拂,松柏摇曳的凄美景象。这里的描写不仅描绘了景色,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暗示了上人离别后环境的孤寂,以及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辨聪上人离别时的不舍和对上人未来旅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禅修和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古诗词赏析: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上人(即辨聪上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首句“携锡西山步绿莎”描绘了辨聪上人携带着僧侣的象征物锡杖,步行在绿草覆盖的西山,这一画面充满宁静与自然之感,暗示着上人的修行之路始终与大自然紧密相连,每一步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
第二句“禅心未了奈情何”表达了上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禅心,即修行者清净无染的心境,未了则意味着修行之路仍然漫长,对世界和自身情感的深刻理解尚待完善。这句话蕴含着对生命的复杂性、对情感与理性的纠结以及对自我认知过程中的挑战的深切体悟。
第三句“湘宫水寺清秋夜”将场景转移到湘江之滨的水寺,秋夜的清冷与宁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暗示了上人将回归一个更加安静、更加纯粹的修行环境,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心未了的思考。
第四句“月落风悲松柏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氛围。月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风悲则暗示着离别的哀愁,而松柏的繁茂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一句既是对上人归途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上不可避免的离别、变化与永恒主题的哲理性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辨聪上人归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禅心、生命、自然与离别的深刻思考,蕴含着对修行与生活哲学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