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jiǎn qī shàng rén zhī jiàn zhōu jìn shǐ jūn jiù
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
xiāo xiāo míng yè jiǎo qū mǎ bèi chéng háo |
萧萧鸣夜角 驱马背城濠 |
yǔ hòu hán liú jí qiū lái shuò chuī gāo |
雨后寒流急 秋来朔吹高 |
sān shān qī wàng hǎi bā yuè yù guān tāo |
三山期望海 八月欲观涛 |
jǐ rì xī líng lù yīng féng xiè fǎ cáo |
几日西陵路 应逢谢法曹 |
《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皎然为简栖上人送行时的情感,简栖上人即将前往建州,去探望他成为使君的舅舅。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
- 萧萧:形容夜风的凄厉。
- 夜角:古代用于吹奏的乐器,常在夜晚使用,这里用来象征别离的氛围。
- 驱马:骑着马行进。
- 背城濠:离开城池,这里可能暗指离开熟悉的环境,走向新的旅程。
- 这两句诗描绘了简栖上人离开家园,骑马背离城池,夜风凄厉,别离的氛围沉重。
2. **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
- 雨后:雨停之后。
- 寒流急:形容雨后水流因为天气转凉而变得湍急。
- 秋来:秋季来临。
- 朔吹高:北方的寒风强劲。
- 这两句描述了简栖上人在离开之时,正值雨后秋风渐起的季节,寒风呼啸,河水湍急,环境显得格外凄凉和充满挑战。
3. **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
- 三山:可能是具体的地名,此处泛指简栖上人前往的目的地。
- 望海:期待见到大海。
- 八月:八月通常是中国的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时候,诗人或许暗示了简栖上人在八月会看到壮观的大海景象。
- 观涛:观看海浪,可能代表简栖上人在到达目的地后将欣赏到大海的壮阔。
4. **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
- 几日:几天。
- 西陵路:前往目的地的路上。
- 应逢:可能预想在旅途中会遇到的人或事。
- 谢法曹:法曹是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是简栖上人在旅程中可能会遇见的一位友人或长官,名字“谢”是想象中的。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栖上人旅途中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能在数日的路程中,顺利到达目的地,并可能遇见友人谢法曹,为这次旅程增添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简栖上人离别与旅程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简栖上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祝福。
《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是唐代诗人皎然为一位名为简栖的僧人送行所作,充满了对僧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描绘离别情境**:首句“萧萧鸣夜角,驱马背城濠”描绘了送别时的夜晚景象,角声(古代军中用于号令的器具)悠长而悲壮,马蹄声踏过城濠(护城河),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这种情景既展现了送别时的寂寥,也暗示了僧人旅途的艰辛。
2. **中间描写旅途风物**:接着“雨后寒流急,秋来朔吹高”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描绘了简栖上人旅途的环境。雨后的水流因为季节的转换变得更加湍急,朔风(北方的风)也显得更加凛冽。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不确定。
3. **展望目的地**:“三山期望海,八月欲观涛”两句,诗人以想象的笔触展望了简栖上人的目的地——建州的自然风貌。三山可能是指附近山脉,海则预示了建州的海滨风光。八月观涛,则是点明了时节,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向往和对简栖上人旅途的祝愿。
4. **最后的祝愿与期待**:“几日西陵路,应逢谢法曹”表达了对简栖上人旅途安全与顺利的祝愿。西陵路可能是简栖上人行程中的某一段路,谢法曹则可能是目的地建州的人物,可能与简栖有交情。这句话既是对简栖上人的关心,也是对简栖在建州旅途中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简栖上人旅途的关切,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禅者旅途的尊敬。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为诗增添了美感,也寓意了人生的旅途和人生的无常。同时,对简栖上人旅途的祝福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栖上人修行的尊重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