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hòu yú bù tíng zhòng sòng lú mèng míng yóu jiāng xī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
ruò wèi lìng yì dòng tíng chūn shàng yǒu xián yún kě yǐn shēn |
若为令忆洞庭春 上有闲云可隐身 |
wú xiàn bái yún shān yào mǎi bù zhī shān jià chū hé rén |
无限白云山要买 不知山价出何人 |
juǎn bā bǎi yī shí jiǔ |
卷八百一十九 |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为《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诗的内容如下:
1."若为令忆洞庭春":以设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对即将远行的卢孟明表达期望,希望他能回忆起洞庭湖畔的春天景色。这里提到的“洞庭春”或许象征着美好、宁静、和谐的过往时光,以及诗人对卢孟明的关怀与祝愿。
2."上有闲云可隐身":诗人在想象中描绘了洞庭湖上空的闲云,它们可以为旅人提供遮蔽,比喻在旅途中会有困难或挑战,而“闲云”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静,给人以慰藉和庇护。
3."无限白云山要买":这句进一步延伸了“闲云”主题,暗示诗人愿意付出一切,以拥有无限的白云山,象征着对美好、纯净、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不知山价出何人":这里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计算这座由无限白云构成的山的价值,以及是谁来定价。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超越了物质的限制,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渴望。
整首诗在送别卢孟明的同时,寄托了对自然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期待,表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古诗词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展现了深厚的诗歌技艺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从标题“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战后重建、作者在重修的亭子上,为好友卢孟明即将前往江西游历而作的送别诗。诗中的情感复杂而深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战后重建的感慨。
首先,诗的首句“若为令忆洞庭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友人卢孟明的深切关怀,希望他不要忘记洞庭湖畔的春光美景,暗示着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旅程的美好祝愿。随后,“上有闲云可隐身”一句则通过自然界的意象,比喻出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自然界的云来云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同时“可隐身”也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向。
接下来的“无限白云山要买”和“不知山价出何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渴望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渴望,更是对内心世界纯净与自由的向往。通过“无限白云山要买”的夸张表达,诗人将自然的神秘与美好置于更高的追求之上,而“不知山价出何人”的疑问则反映了对现实世界价值取向的怀疑与批判。
最后一句“卷八百一十九”作为诗歌的结语,可能寓意深远。在古文传统中,“卷”常用来表示诗集或文集,这句可能暗示了这首诗是诗集中的一部分,或者直接指的是诗集的页码。在古代,诗集往往按卷排列,每卷可能包含不同的主题或风格的诗歌。这里使用“卷八百一十九”可能既是对整部诗集规模之大的暗示,也暗含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个人创作的执着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艺术造诣。它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卢孟明的深情祝愿,也蕴含了对战后重建的希望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赞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