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qiū xiù cái yóu yuè
送丘秀才游越
chūn rì yì qiū fēng hé wèi yuàn bié tóng |
春日异秋风 何为怨别同 |
cháo huí fāng zhǔ méi huā luò zhòu shān kōng |
潮回芳渚没 花落昼山空 |
lǚ hòu wén sī mǎ cán yáng wàng duàn hóng |
旅候闻嘶马 残阳望断鸿 |
yīng sī yòu nèi shǐ xiāng jiàn zhí chéng zhōng |
应思右内史 相见直城中 |
《送丘秀才游越》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为一位名叫丘秀才的青年学子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各句的逐段解释:
### 春日异秋风,何为怨别同,
**春日异秋风**:春天的景象与秋天的景象截然不同,春日温暖而生机勃勃,秋天则凉爽而收获满满。这里用春日和秋风的对比,暗示了时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分别的两种不同情绪。
**何为怨别同**:为什么在分别时会感到忧愁和怨恨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丘秀才即将离开的惋惜和不舍之情,以及对别离的无奈。
### 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
**潮回芳渚没**:潮水退去后,原本充满生机的芳渚(水中小洲)变为空荡荡的,失去了往日的生气。这里的“芳渚”暗喻着美好时光的流逝,潮水退去则象征着丘秀才离开的现实。
**花落昼山空**:白天的山林因花的凋零而显得空旷和寂静。这里的“昼山”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山景,用花落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以此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 旅候闻嘶马,残阳望断鸿,
**旅候闻嘶马**:在旅途中,诗人听见马儿的嘶鸣。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声音,也象征着丘秀才即将踏上旅途的时刻,引发诗人的感伤与不舍。
**残阳望断鸿**:夕阳西下,诗人望着远方的鸿雁。残阳与鸿雁的意象,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景象,但在这里被赋予了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丘秀才即将远行的深切担忧与期望。
### 应思右内史,相见直城中,
**应思右内史**:对方(丘秀才)应该会怀念某些人或某些美好事物,这里的“右内史”可能是特定的人或某段美好的记忆,也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朋友关系或精神追求。
**相见直城中**: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期待能在城市中再次相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思念和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长久延续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别离的无奈和期待重逢的憧憬。
《送丘秀才游越》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为友人丘秀才远游越地所作的送别之作,以春日的意象与秋风的对比开篇,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易逝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潮水回退、芳渚消失、花落空山,象征着季节的轮回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别离的氛围。作者在诗中使用了“昼山空”这样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空旷的感觉,强化了离别的哀愁。
“旅候闻嘶马”这一句直接描绘了丘秀才启程的情景,通过马匹的嘶鸣声,传达出旅行的开始和与友人离别的实际情景,增加了离别场景的真实感。接下来的“残阳望断鸿”则通过夕阳和飞翔的大雁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主题,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拉远,而“断鸿”则意味着友情的断绝,远方的游子与友人相隔千山万水,难以再相见。
最后一句“应思右内史,相见直城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重逢的期待。在古代,“右内史”是官职的名称,这里可能暗含着作者对友人未来官运亨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在憧憬着将来能够再次相聚,重叙旧情。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使得整首诗在哀伤的氛围中又透露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成功地传达了送别时的伤感、季节变换的寓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唐代文人送别诗的典型风格和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