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jí pàn guān hái jīng fù cuī yǐn mù
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
shēn wèi yǐng lìng kè xīn xǔ chǔ shān yún |
身为郢令客 心许楚山云 |
wén mò yīng jīng shì lín quán màn yòu jūn |
文墨应经世 林泉漫诱君 |
yù suí qiáo zi qù xī yǔ dào liú fēn |
欲随樵子去 惜与道流分 |
kěn xiè shēn gōng bèi zhì shī shì hàn wén |
肯谢申公辈 治诗事汉文 |
《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题为《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我们逐段解释其诗意:
1. **身为郢令客,心许楚山云:** 这句话意味着吉判官虽然身在郢地(一个地方官的职位),但心中向往的是像楚地的山云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郢令客”形象地描绘了吉判官作为官员的身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文墨应经世,林泉漫诱君:** 这句表明吉判官在文墨上有着经世致用的才能,同时暗示他可能对山林间的隐逸生活感到吸引。这里的“文墨应经世”表明他文采飞扬且能运用学问于世事,而“林泉漫诱君”则表达了他对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诱惑。
3. **欲随樵子去,惜与道流分:** 吉判官内心可能正纠结于是否追随山中的樵夫隐居,但又不舍得与志同道合的“道流”(道家的修行者,这里泛指志趣相投的朋友)分别。这句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4. **肯谢申公辈,治诗事汉文:** 这里提到的“申公辈”可能是指汉代文学家申公等人,暗示吉判官愿意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与古代的文学大家相提并论。诗句的后半句“治诗事汉文”表明他专注于诗歌创作,以此来表达他对汉代文学传统的景仰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吉判官面对官场与隐逸生活、文人与自然的抉择时的复杂心情。他对文墨有着深刻的兴趣,同时也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又不舍得离开他所认识的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全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古诗词赏析:
《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通过对友人吉判官即将回京到崔尹幕府任职的送别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既表达了对吉判官个人才情与性格的理解,也展现了对友情与理想追求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人物形象**:“身为郢令客,心许楚山云”,这一句描绘了吉判官的形象,他虽身在官场(郢令,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吉判官的职位),但内心向往自由与自然的云彩,体现了其心性高洁,不为官场束缚的品质。
2. **文墨与理想**:“文墨应经世,林泉漫诱君”,此处既赞美了吉判官以文墨参与世事,又含蓄表达了对吉判官在功名与自然生活之间选择的关切。林泉象征自然与隐逸生活,诗人通过这一对比,鼓励吉判官既要关注社会,也应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宁静。
3. **友情与离别**:“欲随樵子去,惜与道流分,肯谢申公辈,治诗事汉文”,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吉判官离开的不舍,同时对吉判官追求理想和自我的肯定。诗人希望吉判官能追随心中所爱,即便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别,也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申公辈(此处可能是指儒家学者,强调的是治学精神)一样,坚定地致力于诗文,与古代文人学者的精神相呼应。
4. **整体情感**:整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未来前景的正面期待。通过自然的描绘、对吉判官个性与追求的理解,以及对友情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离别之际,传达了对吉判官的敬重与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高洁品格与对友谊的珍视。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在诗文中寄托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