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rì sòng zé gāo shàng rén wǎng jiāng xī yè cáo wáng
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
bái bǎn nián yóu xiǎo huáng huā hè yǐ tōng |
白版年犹小 黄花褐已通 |
ruò wèi shī sī yì zǎo yù shì xiū gōng |
若为诗思逸 早欲似休公 |
mài sú duō zhēn qì chuán jiā yǒu sù fēng |
迈俗多真气 传家有素风 |
yīng xū xué xīn dì zōng zhǐ zài guān dōng |
应须学心地 宗旨在关东 |
《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古诗词释义:
《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前往江西拜见曹王的高上人(一般指僧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所作所为的期待与祝福。下面逐句解释:
1. 白版年犹小, 黄花褐已通, 若为诗思逸, 早欲似休公。
- “白版年犹小”:在这里,“白版年”可能是借喻初入佛门的青年僧人,年龄尚小。诗人借此表达对高上人的年轻、纯净的期待。
- “黄花褐已通”:黄花可能是比喻为禅师们常用的一种象征,这里可能是指高上人已经了解了一些禅宗的知识或教义。褐,指僧人的服装,这里可能指他修行的刻苦与虔诚。
- “若为诗思逸”:逸,指超逸、洒脱。此句表达诗人对高上人诗歌才能的期待,希望他能写出超逸的诗篇。
- “早欲似休公”:休公可能是指休宁禅师,此处可能是诗人希望高上人能够像休宁禅师一样,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更在佛法上有所领悟和成就。
2. 迈俗多真气, 传家有素风, 应须学心地, 宗旨在关东。
- “迈俗多真气”:迈俗,超出世俗,真气,真正的生命力或精神力量。此句赞扬高上人不拘泥于世俗,有着真挚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 “传家有素风”:素风,朴素的风气或传统。这句可能表达了对高上人家族或传承的一种肯定,意味着他的行为和思想有着良好的家庭或文化背景。
- “应须学心地, 宗旨在关东”:学心地,学习如何净化内心,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宗旨在关东,可能是指高上人应遵循佛法的真谛,或者“关东”在此处是象征性的,代表佛法的核心或主要教义所在。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上人在修行和领悟佛法上的期待和指导。
整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上人的深厚情感,对其才华和品德的欣赏,以及对他未来在佛法修行和文学创作上的期望。
《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名为《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择高上人的深情厚谊,还蕴含了对友人高洁品行的赞美,以及对友谊和知识追寻的探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白版年犹小”**:此句通过描述友人择高上人年轻且纯朴的外表,预示着他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未被世俗污染。白版年,暗示了青涩、纯真的年龄阶段,而“犹小”二字则强调了其尚未成熟,潜藏着无限可能。
2. **次句“黄花褐已通”**:这句通过描绘秋天的黄花与褐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秋色,也象征着友人内心的成熟与深邃。黄花代表着成熟与丰收,褐衣则是朴素、坚定的象征,暗示友人已从年幼的青涩中成长,具备了深沉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
3. **“若为诗思逸,早欲似休公”**:这两句是对友人才华与志向的赞美。诗思逸,意指诗人的思绪自由飞翔,像天空中的云一样不受拘束,表达了对友人创作才华的高度评价。休公,可能是指一位著名的诗人或高僧,以此比拟,既赞扬了友人的才华,也暗含了对友人能像休公一样在文学或佛法的道路上取得成就的期待。
4. **“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这两句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迈俗,意为超越世俗,显示出友人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具有高尚的品质。多真气,即有多重真气,强调其内心丰富,人格真挚。传家有素风,则指友人不仅个人品行高洁,还能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对家族、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5. **“应须学心地,宗旨在关东”**: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追求的期望。心地,指内心世界,意味着友人应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宗旨在关东,可能指的是友人追求知识、真理或修行的最终目标。关东,这里可能是一个隐喻,象征着友人未来所要到达的精神境界或目的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寓意的表述,不仅展现了对友人个性与追求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高尚品格的向往。通过诗歌,皎然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也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人生、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