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ì yào shàng rén hái rùn zhōu
日曜上人还润州
guān zhōng sì zi jiào yóu cún jiàn shuō xīn jīng dài ěr fān |
关中四子教犹存 见说新经待尔翻 |
wèi fǎ yīng guò qī zǔ sì wàng míng bú dào wǔ hóu mén |
为法应过七祖寺 忘名不到五侯门 |
xián xún hù dù kàn xiū zhú dú shàng fēng liáng wàng gǔ yuán |
闲寻鄠杜看修竹 独上风凉望古原 |
gāo yì shī qíng wú bié yuàn chūn yóu cóng qiǎn luò huā fán |
高逸诗情无别怨 春游从遣落花繁 |
《日曜上人还润州》古诗词释义:
这首《日曜上人还润州》是唐代诗人皎然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上人(可能是僧人)从关中返回润州(今江苏镇江)的情景,以及途中所见所感。我们可以逐句理解其含义:
1. **关中四子教犹存**:这句话提到“关中四子”,可能是指唐代文坛上的四位文豪,暗示上人的教育背景深厚,依然在关中(陕西省中部地区,唐时文化中心之一)有所影响。这里强调的是上人受过的教育和文化传承。
2. **见说新经待尔翻**:这句话说明上人可能携带了新版本的佛经,等待着被翻阅、传播和实践。体现了上人的使命和对佛法传播的热忱。
3. **为法应过七祖寺**:上人为了佛法的事业,应当经过了七祖寺。七祖寺可能是指一处有重要历史意义或对佛教有特殊贡献的寺庙,体现了上人对佛教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价值的坚持。
4. **忘名不到五侯门**:这句话表明上人追求的是佛法的真理和修行的纯粹,而不是世俗的名利。五侯门可能是指显赫权贵之家的门庭,表明上人超脱世俗,不被名利所束缚。
5. **闲寻鄠杜看修竹**:上人在闲暇时寻访鄠(鄠县,今属陕西省)杜(杜县,今属陕西省)之间,观赏修长的竹林。这里的描述充满了自然和静谧之美,可能暗示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宁静。
6. **独上风凉望古原**:上人独自登上一处凉爽的地方,眺望古老的原野。这句表达了上人的孤独感与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
7. **高逸诗情无别怨**:上人创作的诗歌中充满了高雅脱俗的情感,没有多余的抱怨。这句话赞颂了上人的诗才和内心的纯净,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8. **春游从遣落花繁**:春天出游时,上人随性而为,欣赏繁花落尽的景象。这句展现了上人的随性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可能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循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上人作为一位僧侣的虔诚与高洁,以及他对佛法、自然、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上人品格的钦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曜上人还润州》古诗词赏析:
这首题为《日曜上人还润州》的诗,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赞美了日曜上人这位高僧的高尚品德和深邃的宗教精神。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日曜上人的尊敬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通过描绘其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首先,诗的前两句“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提到,日曜上人归来时,将为关中地区的佛教学术带来新的经文和教义,使得佛法的传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这里用“关中四子教犹存”暗示了日曜上人在佛法领域的权威地位和深厚学识,也体现了他对佛法传承的贡献。
接下来的诗句“为法应过七祖寺,忘名不到五侯门”,表达了日曜上人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不被世俗名利所累。他为了佛法的传播,愿意经过七祖寺这样的佛教圣地,却远离了世俗的权贵之门。这种行为表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闲寻鄠杜看修竹,独上风凉望古原”描绘了日曜上人闲暇时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在鄠杜(古代地名,今陕西蓝田、商洛等地)寻觅竹林,独自在清凉的风中眺望古老的原野。这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最后两句赞颂了日曜上人的高雅情怀和豁达心境。即使在春游之际,面对落花满地,他也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欣赏自然的美丽,从落花繁茂中体会到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韵律。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日曜上人的高洁品格、深厚学识和超凡脱俗的宗教精神,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