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hèng yún xiǎo shī
送胜云小师
bō shàng dí huā fēi xuě huā fēng chuī liáo luàn mǎn jiā shā |
波上荻花非雪花 风吹撩乱满袈裟 |
rú jīn suì yàn wú fāng cǎo dú duì lí zūn zuò wù huá |
如今岁晏无芳草 独对离樽作物华 |
《送胜云小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胜云小师》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表达了一位老僧为年轻僧人(胜云小师)即将离别时的感伤与祝愿之情。我们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波上荻花非雪花, 风吹撩乱满袈裟**:
这句诗描述了江面波上漂浮的荻花,它们与雪花非常相似,但其实并不是雪花。在这里,使用“非雪花”可能象征着离别之情,暗示离别像雪花一样美丽却也带来了寒意。风一吹过,这些荻花便在僧人的袈裟上飘落,充满了画面感,营造出离别的气氛。
2. **如今岁晏无芳草**:
“岁晏”意为年末,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临近。在年末时分,花儿都已凋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已逝去,暗示胜云小师即将离开,这是一段感情的终结。
3. **独对离樽作物华**:
“离樽”指的是分别时喝的酒,常用来形容离别的场合。这一句通过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作物华”(美丽的花)来比喻离别的酒,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即使是在离别的酒宴上,也能找到美的事物,但在喜悦的外表下,内心却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的美与离别时的愁绪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胜云小师离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之美的欣赏,也充满了对未来的不舍与祝福。
《送胜云小师》古诗词赏析:
《送胜云小师》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即将离开师门的僧人(小师)与师傅(作者)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波上荻花非雪花**:首句以“波上荻花”来比喻离别的场景。荻花在水面上随波起伏,虽然在外观上与雪花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这里通过对比,暗示离别虽有离别的美感,但实质上却是悲伤和不舍的。同时,这种比喻也暗示了僧人的生活与世俗生活的不同。
2. **风吹撩乱满袈裟**:次句描绘了风吹动袈裟的画面,袈裟本是僧人身份的象征,风吹撩乱了袈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喻了僧人即将离开师门、走向未知的旅程。这一句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强化了离别的氛围。
3. **如今岁晏无芳草**:第三句转而描述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岁晏,即年末,往往象征着结束和新的开始。无芳草,意味着季节的变化使原本生机勃勃的景象变得萧瑟。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界循环更迭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隐喻。
4. **独对离樽作物华**:最后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离樽,即酒樽,古代送别时常用的酒具,常用来寄托离愁别绪。作物华,此处可能指用酒或是其他美好之物来慰藉离别之情。这两句通过送别场景的描写,传达了师傅对小师离去的不舍,以及通过物质或情感来试图留住美好时刻的努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离别、时间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离别的感慨,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索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