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á hú chǔ shì

答胡处士

作者:皎然 
shàng fāng jīng shě yuǎn     gòng sù bái yún duān
上方精舍远   共宿白云端
jì mò qiān fēng yè     xiāo tiáo wàn mù hán
寂寞千峰夜   萧条万木寒
shān guāng shuāng xià jiàn     sōng sè yuè zhōng kàn
山光霜下见   松色月中看
què yǔ xī lín bié     guī xīn jí yù lán
却与西林别   归心即欲阑

《答胡处士》古诗词释义:

《答胡处士》是唐代诗人皎然写的一首表达对朋友思念与对自然山水的深沉感情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上方精舍远,共宿白云端**:此句描绘了与胡处士在偏远的山上精舍中同宿的情景,高处的云层环绕,意境清新高雅,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调。

2. **寂寞千峰夜,萧条万木寒**:夜色降临,千峰显得格外寂寞,万木在寒风中显得萧瑟,表现了夜晚山中的寂静与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3. **山光霜下见,松色月中看**:在霜覆盖的山间,能看到山的光亮;在月光下,松树的颜色更加清晰。这里既写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朋友之间的友情,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心心相印。

4. **却与西林别,归心即欲阑**:诗人即将与位于西边的寺院告别,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归心即欲阑”意味着归心似箭,心中满是对回程的急切期待,却又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离别总是令人伤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在高山中的同宿时光、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即将分别的不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答胡处士》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答胡处士》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篇佳作,其文笔流畅,情感深沉,描绘了与友人胡处士共宿山间的情景以及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描绘环境**:“上方精舍远, 共宿白云端”,诗开篇即以“上方精舍”和“白云端”为背景,巧妙地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精舍象征着修行之地,白云则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与友人共同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无疑增添了诗境的静谧与神圣。

2. **渲染氛围**:“寂寞千峰夜, 萧条万木寒”,这两句通过“寂寞”与“萧条”来描绘夜晚山中的景象,用“千峰”和“万木”强调了环境的广阔与空旷,同时“寒”字又为这种氛围增添了一抹冷寂和清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清冷的夜晚山林意境。

3. **突出自然之美**:“山光霜下见, 松色月中看”,这两句转折,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瞬间。在霜的照映下,山色显得格外明亮而清冷;月光洒在松树上,松树的颜色在月光下更显独特与神秘。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

4. **表达离别之情**:“却与西林别, 归心即欲阑”,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诗人用“却”字强调了与友人的分别,而“归心即欲阑”则表达了离别后内心的空虚与失落,表现出深厚的友情与对相聚时光的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宿山间的静谧夜晚,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诗人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联系。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