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ǒng shǐ

咏史

作者:皎然 
dú fù gāo shì zī     míng míng jì fú sú
独负高世资   冥冥寄浮俗
biàn zi qù bù guī     hé rén biàn jīng yù
卞子去不归   何人辩荆玉
yù chōng yì bù qiǎn     wū jì shēn qǐ rǔ
鬻舂意不浅   污迹身岂辱
luán shā lè zhūn zhān     qiú pán gān jiǒng shù
鸾铩乐迍邅   虬蟠甘窘束
wǔ yī jué qiě zhèng     kě yǐ jiàn xīn qǔ
五噫谲且正   可以见心曲

《咏史》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各个部分详细解释如下:

**首句**:“独负高世资,冥冥寄浮俗。”
首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背负着超凡卓绝的天赋和才华,在世俗的洪流中如在迷雾中漂泊,隐喻着个人的才华与世俗的现实之间的冲突。

**次句**:“卞子去不归,何人辩荆玉。”
“卞子”是传说中的和氏璧的发现者,这里指代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公的人。此句表达了对那些才华出众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公正评价或赏识的人的同情,以及对于鉴别和认可真正才华的呼吁。

**第三句**:“鬻舂意不浅,污迹身岂辱。”
“鬻舂”意为出售劳力换取生计,此处指不被赏识的才华之士只能通过劳力维持生活,显示了他们内心的不甘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们虽身处污迹之中,但并不以此为耻辱,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尊严。

**第四句**:“鸾铩乐迍邅,虬蟠甘窘束。”
“鸾铩”形容鸾鸟因折断的翅膀而无法翱翔,暗指才华之人遭受挫折或压抑的困境;“虬蟠”则是比喻龙蟠曲身,显示着不甘屈服,尽管面临困境,但仍保持尊严和内心的坚韧。

**第五句**:“五噫谲且正,可以见心曲。”
“五噫”是古代民间的歌谣,因其中包含了对于当时政治的批评和担忧,而被视为不正之词。这里将其与“谲且正”并列,既隐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又强调了其内在的正直和真诚,表明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复杂性,也暗含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谲”的方式表达“正”的思想和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正直被误解的深刻同情,以及对公正评价和坚持自我价值的呼唤,展现了作者的深邃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

《咏史》古诗词赏析:

这首《咏史》诗,通过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独到理解和描绘,展现了其深刻的历史观与人生哲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开篇的“独负高世资,冥冥寄浮俗”**,开篇就赋予了历史人物以超凡脱俗的形象,暗示其不同于常人的天赋与理想。这里的“高世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包括了智慧、品德、才华等内在的素质,这些都使其能够独立于世俗之外,拥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2. **“卞子去不归,何人辩荆玉”**,提到“卞子”,这里借用了卞和与荆玉的典故。卞和发现荆玉却三次被误认为石头,这象征了历史人物虽然才华横溢,却可能在社会的误解和不公中蒙尘。诗人用此典故表达了对这些人物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3. **“鬻舂意不浅,污迹身岂辱”**,这里的“鬻舂”可能是指从事卑微劳动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即使在地位低下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清白、不辱自身形象的赞美。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格尊严的尊重和追求。

4. **“鸾铩乐迍邅,虬蟠甘窘束”**,通过鸾鸟和虬龙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在逆境中仍然保持高洁品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鸾鸟遭受挫折但仍乐于艰难,虬龙甘愿束缚而不失其本性,这展示了诗人对于在逆境中仍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欣赏。

5. **“五噫谲且正,可以见心曲”**,最后两句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复杂性相联系,用“五噫”比喻历史人物的复杂心态和多面性。这一说法源于东汉时期,五噫子对汉章帝的批评,以奇异的方式表达对时政的不满。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借喻,表明历史人物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即使通过奇特的方式也能表达出其真挚的内心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咏史》诗通过比喻、典故等手法,不仅对历史人物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进行了赞美,也深刻揭示了他们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坚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