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dé dēng xīn sòng lǐ shì yù è ( guāng zì )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xián jiē yè yǔ dī piān rù bié qíng zhōng |
闲阶夜雨滴 偏入别情中 |
duàn xù qīng yuán yīng lín lí hòu guǎn kōng |
断续清猿应 淋漓候馆空 |
qì lìng fán lǜ sàn shí yǔ zǎo qiū tóng |
气令烦虑散 时与早秋同 |
guī kè lóng shān dào dōng lái zá hǎo fēng |
归客龙山道 东来杂好风 |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标题是“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 荒凉的台阶上,夜晚的雨滴下落,恰似离别的悲情深深渗透在空气中。
2. **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猿啼声,应和着这雨夜的寂静,候馆(旅店)空荡荡的,没有丝毫的生机。
3. **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 这夜雨的清新之气让人心中的烦恼与忧虑消散,时间仿佛与早秋的宁静气氛融为一体。
4. **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 回家的旅人正沿着龙山的道路前行,东方吹来的风中夹杂着各种清新之气,寓意着旅途的舒适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雨中的荒凉景象,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同时借助自然景色的描述,寄托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和对清新的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自然清新之气的赞美,以及对远方朋友旅途平安的祈愿。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以“灯心”为题,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侍御萼的深情与离别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语言运用,共同营造了一幅充满深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1. **首句“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以“闲阶夜雨”为背景,雨滴轻敲石阶,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为后文的离别情绪定下了基调。这里的“别情”不仅指友情,也包含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和感伤。
2. **“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通过描述“清猿”的叫声与“候馆”的空寂,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猿声凄厉,唤起了人们对远离家乡、孤身在外的旅人情感的共鸣。候馆的“空”字,不仅指空间的空寂,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人去楼空的意境,增添了诗的深远意味。
3. **“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这句话通过自然界的“气”与“秋”的季节变化,寓意内心的平静与清爽。在清秋的季节里,诗人似乎感受到了某种超脱,内心的烦恼和忧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散去,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净化。
4. **“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最后两句,通过想象友人李侍御萼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龙山道代表着回家的路,而“东来杂好风”则是对友人旅途平安、沿途美景的预祝,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对离别之情的细腻刻画,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