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à rì dēng guān nóng lóu hé cuī shǐ jūn

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

作者:皎然 
xiě dé zhǎng sōng yì     qiān xún shù chǐ zhōng
写得长松意   千寻数尺中
cuì yīn yí bèi rì     hán sè yù shēng fēng
翠阴疑背日   寒色欲生风
zhēn shù gū biāo zài     gāo rén lì cāo tóng
真树孤标在   高人立操同
yī zhī yáo kě zhé     wú yù wèn shēng gōng
一枝遥可折   吾欲问生公

《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古诗词释义:

《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是唐朝诗人皎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登观农楼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深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 - 这句诗是在赞美长松的韵味。说长松的韵味就像被写入诗中一样,虽在数尺的范围,却仿佛有千寻之高,暗示松树的高大和深远的意味。这里的“千寻”是夸张的说法,表达出对松树高耸入云的想象。

2. **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 - 这两句诗描绘了松树下绿色的阴影让人误以为是背离了太阳,显得一片阴凉。而那种凉意仿佛在空气中生成了寒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夏日景象。这里的“疑”字,表现出诗人对景象的深入感受和独特想象力。

3.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 这句诗将眼前的松树比喻为“真树”,即真正的自然之物。它独立于世,就像真正的高士(高人)一样,保持着自己的操守和坚持。这里把松树和“高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美和高尚人格的赞美和追求。

4. **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 最后两句诗,前半句“一枝遥可折”意思是说,虽然远在天边,但松树枝头的一枝仍然可以遥遥望见并想象着折取。后半句“吾欲问生公”则引出了一个典故,即要向一位高僧(生公大师)请教,表达出对哲理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色,寄寓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哲理思考的追求。

《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题为《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自然景观诗。诗中不仅描绘了夏日登楼所见的自然景色,还融入了诗人与崔使君(即崔姓的官吏)的互动与情感,同时流露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开篇的对比与隐喻**:“写得长松意, 千寻数尺中”,诗开篇即以“长松”作比喻,将松树的形态与高耸的意境浓缩于“数尺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精神象征。在这里,长松象征着超凡脱俗、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隐喻了诗人与崔使君的高尚情操。

2. **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翠阴疑背日, 寒色欲生风”,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夏日午后松林中的景象。松林中的阴凉(翠阴)似乎在与阳光“背离”,形成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凉意的氛围。同时,“欲生风”既是对微风的预感,也暗示了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3. **对比与象征**:“真树孤标在, 高人立操同”,这两句诗通过“真树”与“高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与高尚人格的相得益彰。真树作为自然之美的具体象征,与“高人”(可能是指崔使君,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对高洁人格的自况)的精神追求相对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4. **情感与哲思**:“一枝遥可折, 吾欲问生公”,这句诗充满情感与哲思。诗人似乎在想象或希望折取一枝长松,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渴望,同时也对与“生公”(生公是佛教中的高僧,常被用来指代有极高修为的僧侣或高士)的对话充满期待,寻求智慧与灵性的启迪。这不仅是一次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探索之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诗中的对比、象征、情感与哲思相交织,展现了一幅既宁静又富有深意的画面,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之余,也能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精神境界。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