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ān nǚ tái ( dé xiān zì )

仙女台(得仙字)

作者:皎然 
pù bù xiǎo gèng qí     chán yuán èr sān chǐ
瀑布小更奇   潺湲二三尺
xì mài chuān luàn shā     cóng shēng yàn wēi shí
细脉穿乱沙   丛声咽危石
chū yīn zhì zhě shǎng     guǒ huì yōu rén jì
初因智者赏   果会幽人迹
bù xiàng dìng zhōng wén     nà zhī wǒ xīn jì
不向定中闻   那知我心寂

《仙女台(得仙字)》古诗词释义:

《仙女台(得仙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仙女台的壮丽景色以及仙人的隐逸生活,暗含着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这段描述的是仙女台瀑布的景象。瀑布虽小,却异常奇特,其水流潺潺,细流不绝,流淌了二三尺的距离。水流在乱石和沙中穿行,发出细碎的声音,仿佛每一道细流都在低语,而这些声音在危石上似乎被压抑、哽咽,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

2. **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这两句提到仙女台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最初是由于聪明智慧的人们赏识其美景,发现了这里隐居的痕迹。这不仅指出了仙女台的美丽和神秘,也暗示了这里可能隐藏着与世隔绝的隐士或仙女。

3. **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静谧和宁静生活的渴望。如果不在心灵的宁静状态中去感受,人们可能无法真正体会这里的寂静与祥和,更无法理解诗人内心对于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女台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内心平静与安宁的追求。

《仙女台(得仙字)》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名为《仙女台(得仙字)》,是唐代著名诗僧皎然的代表作之一。皎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僧人,他的一生中,对佛教有着深邃的理解,同时也对自然景色有着极高的鉴赏力。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邃的哲学思考,表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心灵体验。

### 诗的结构与内容

这首诗以瀑布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现出瀑布的动态之美和宁静之美。首句“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瀑布初现时的小巧而奇特之美,紧接着“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细节,水流穿过乱石间,发出细微而悠长的声响,这些声音与石头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

### 象征与哲理

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追求,即真正的欣赏和理解需要智慧和内在的体验。诗人似乎在说,正是由于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才使得人们能够发现并欣赏到自然界的奥秘与美丽。

“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状态。这里的“定”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平静、专注或觉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景,暗示了只有在内心平静、专注的时刻,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寂然,这种体验是对自我心灵的一种深刻探索,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 结语

总的来说,《仙女台(得仙字)》通过对瀑布这一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对自我的深思。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