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bié lí ( dài rén dá yán shì hé )
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
rì chū tiān dì zhèng huáng huáng pì chén xī |
日出天地正 煌煌辟晨曦 |
liù lóng qū qún dòng gǔ jīn wú jìn shí |
六龙驱群动 古今无尽时 |
kuā fù yì hé yú jìng zǒu xiān zì pí |
夸父亦何愚 竞走先自疲 |
yǐn gàn xián chí shuǐ zhé jǐn fú sāng zhī |
饮干咸池水 折尽扶桑枝 |
kě sǐ huà jué huǒ jiē jiē tú ěr wèi |
渴死化爝火 嗟嗟徒尔为 |
kōng liú dèng lín zài zhé jǐn lìng rén chī |
空留邓林在 折尽令人嗤 |
《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诗歌,其作者为皎然,标题为《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我们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太阳初升,给大地带来正直的光明,照亮了黎明的曙光。这里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2.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传说中,太阳由六匹龙拉车,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不断前进,从古至今,时间永无止尽。
3.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引用了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夸父因追赶太阳而疲倦。这里暗喻某些人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反而自取其累。
4. **饮干咸池水,折尽扶桑枝**:咸池是传说中的日浴之地,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描述夸父为追逐太阳,饮尽咸池之水,折断了扶桑树的枝条,象征着他的付出和牺牲。
5.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夸父因追逐太阳而渴死,化为火炬,发出微弱的光芒,感叹于他的努力虽值得敬佩,却徒劳无功。
6.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邓林即桃林,是夸父休息的地方。这里表达了对于夸父牺牲而未能达到目标的遗憾,同时也有对于他行动的讽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夸父逐日的典故,探讨了人类对未知和理想追求的执着与困顿,以及可能的牺牲与后果。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自然规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以"古别离(代人答阎士和)"为题,实际上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古代神话人物夸父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世事、追求的深沉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与背景**:夸父逐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故事,夸父为追逐太阳而耗尽生命,最终化为爝火,留下了邓林(桃林)。诗人通过重述夸父的故事,探讨了人类对理想、永恒、自我牺牲的追求以及最终可能的徒劳与无奈。
2. **意象与象征**:
-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象征光明、新的开始与希望。
-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六龙与太阳有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循环。
- **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夸父的执着追求被视为“愚”,体现了对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批判。
- **饮干咸池水,折尽扶桑枝**:饮干咸池水、折尽扶桑枝是夸父追逐太阳的象征性行为,反映出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力量的渴求。
- **渴死化爝火,嗟嗟徒尔为**:夸父最终化为爝火,象征着理想或追求虽美好,却最终化为虚无。
- **空留邓林在,折尽令人嗤**:邓林的存在,是对夸父努力的唯一痕迹,同时也暗示着对追求过程的肯定,尽管结果未必令人满意。
3. **艺术手法**:
- **对比与象征**:通过夸父与太阳的对比,以及对人类追求与自然之力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类渺小与伟大的反思。
- **隐喻与寓言**:全诗以夸父的神话故事为载体,通过寓言的手法,隐喻了人生的诸多面向,包括追求、牺牲、遗憾等。
4. **情感与哲思**:
- **感慨与反思**:诗中流露出对人类追求目标的感慨与反思,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个人牺牲价值的考量。
- **生命与时间**:通过对夸父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理性看待个人追求与成就。
这首诗通过丰富而深邃的意象和寓言式的叙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的独到解读,也反映了对人性、生命价值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