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yú bù xī fèi sì
题馀不溪废寺
yì jūn nán shì yuè bù zuò mǎi shān qī |
忆君南适越 不作买山期 |
zuó dé yé xī xìn fān wèi shì shuǐ bēi |
昨得耶溪信 翻为逝水悲 |
shén jiāo rú kě jiàn shēng jǐn yǎo nán sī |
神交如可见 生尽杳难思 |
bái rì dōng lín xià kōng huái bù yǐng shí |
白日东林下 空怀步影时 |
《题馀不溪废寺》古诗词释义:
《题馀不溪废寺》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诗,表达对一位逝去的朋友的怀念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下是对诗中各句的逐段解释:
1. **忆君南适越,不作买山期,**
这句诗回忆起朋友过去南下至越地(可能是指越州或越地,古代称浙江一带为越)的经历,而他们并未在那个地方购买土地或定居。这里隐含了对朋友过去生活轨迹和未竟之愿的怀念。
2. **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
描述的是昨天收到朋友在耶溪(可能是指浙江境内的一条河流,也就是句中的“耶溪”)的信件,这本来应该是令人欣慰的消息,但却因为朋友的逝去,使得这个消息成了让人悲伤的事情。耶溪在这里可能成了友人往日生活的一个象征。
3. **神交如可见,生尽杳难思,**
这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的神交之情仿佛还能看见,但生命中的交集却在生与死的界限下变得难以思量。这反映了对逝者思念与缅怀的复杂情感。
4. **白日东林下,空怀步影时,**
最后一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在东林(佛教中常提到的修行之地)的白日下,诗人空自怀念着与朋友一起漫步时的影子。这里的“步影时”代表着过去与朋友共度的快乐时光,如今只能在心中追忆。
这首诗通过回忆、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往日时光的无限感慨。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生命的短暂。
《题馀不溪废寺》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是题于“馀不溪废寺”之上,反映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种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先,“忆君南适越”开头便以回忆的方式起笔,勾勒出诗人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南适越,即前往越地,这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也暗含了朋友之间情感的远去。接着,“不作买山期”则暗示了朋友未实现的隐居理想,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的遗憾,也反映了诗人的感慨。
“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中,“耶溪信”指友人通过耶溪(这里可能是指一条河,泛指友人的消息或信息)传来的信息,然而这消息却引发了诗人的“逝水悲”,意即对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感伤,以及对友人无法共度时光的遗憾。
“神交如可见,生尽杳难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无法见面的神交之友的深切思念。这不仅是对故友的怀念,也是对友谊本身价值的肯定。
“白日东林下,空怀步影时”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东林,可能指的是佛家的修行之所,这里的描述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空怀步影时”,诗人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同漫步、分享日常时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孤独状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怀念故友的哀歌,也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人际关系价值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