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 yán
寓言
fú yún fú yún jí yú fú sāng |
浮云浮云 集于扶桑 |
fú sāng máng máng rì mù zhī guāng |
扶桑茫茫 日暮之光 |
fěi rì zhī mù fú yún zhī wū |
匪日之暮 浮云之污 |
jiē wǒ huái rén yóu xīn rú dù |
嗟我怀人 犹心如蠹 |
fú yún fú yún jí yú xián chí |
浮云浮云 集于咸池 |
xián chí wēi wēi rì zè zhī shí |
咸池微微 日昃之时 |
fěi rì zhī zè fú yún zhī huò |
匪日之昃 浮云之惑 |
jiē wǒ huái rén yōu xīn rú zhī |
嗟我怀人 忧心如织 |
fú yún fú yún jí yú gāo chōng |
浮云浮云 集于高舂 |
gāo chōng méng méng rì xī zhī róng |
高舂蒙蒙 日夕之容 |
fěi rì zhī xī fú yún zhī jī |
匪日之夕 浮云之积 |
jiē wǒ huái rén yōu xīn rú nì |
嗟我怀人 忧心如惄 |
《寓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寓言》的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意境与深层的隐喻,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扶桑茫茫,日暮之光** - 浮云聚集在东方的扶桑,象征了某种短暂、不真实的美好。日暮之光,则预示着美好的短暂与稍纵即逝。
2. **匪日之暮,浮云之污** - “匪”意为非,非是日暮时分,而是浮云的污秽,暗示美好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纯净或邪恶的事物。
3. **嗟我怀人,犹心如蠹** - “嗟”表示感叹,诗人怀有一种对某人的思念之情,心却像被蛀蚀一般,表达了思念的深刻与痛苦。
4. **浮云浮云,集于咸池,咸池微微,日昃之时** - 浮云在咸池聚集,咸池微微指示时间即将日昃(黄昏),寓意在希望(咸池)和短暂(日昃)之间。
5. **匪日之昃,浮云之惑** - 表示非日落之时的迷惑,暗示即使面对真相(非日落),内心的困惑(浮云之惑)仍然难以释怀。
6. **嗟我怀人,忧心如织** - 诗人再一次表达了对某人的深切思念和担忧,忧心如织,形容思念与担忧像织布一样繁复,无法解开。
7.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高舂蒙蒙,日夕之容** - 高舂是古代表示午后一段时间的名称,这里再次用浮云的聚集来象征某种隐喻,日夕之容则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8. **匪日之夕,浮云之积** - 非是日落之时的积累,暗指在无法改变的时间流逝中,某些事物的累积所带来的影响。
9. **嗟我怀人,忧心如惄** - 最后一句是对整个情绪的总结,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与担忧如同深深的忧郁(惄)。
整首诗以“浮云”为线索,通过描绘浮云的不同状态,象征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易捕捉,以及诗人对某人深刻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同时,诗人通过“日暮”、“日昃”、“日夕”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寓言》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名为《寓言》,由唐代诗人皎然所作。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事情或人的深切忧虑和感慨。全诗以浮云为象,象征着短暂易变的事物或人的行为,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1.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扶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日出之地,此处将浮云比作短暂且易变的事物,象征着人们追求或经历的事物可能转瞬即逝。
2. **咸池微微,日昃之时**:咸池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沐浴之地,日昃之时即太阳西斜,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3. **高舂蒙蒙,日夕之容**:高舂是中国古代时间术语,指下午三点到五点,此处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易变性。
4. **匪日之暮/昃/夕**:这句话中的“匪”意为“不是”,表示诗人强调时间的变化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事物短暂存在的标志。
5. **浮云之污/惑/积**:这里用“污”、“惑”、“积”来形容浮云,暗示了事物或行为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事物变化的困惑和担忧。
6. **嗟我怀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某些特定人的深深思念和关注,这种思念伴随着对事物变化的忧虑。
7. **犹心如蠹/织/惄**:以“心如蠹”比喻内心痛苦如同蛀虫侵蚀,以“忧心如织”形容忧虑如织物般繁密,以“忧心如惄”形容深深的忧伤和痛苦。这些表达都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所忧虑之事的深切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变化、人际关系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忧虑。全诗充满哲理,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