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á tóng wǎn wèi lóng yín gē
戛铜碗为龙吟歌
míng shān dòng fǔ dào jīn tíng sān shí liù dòng chēng zuì líng |
名山洞府到金庭 三十六洞称最灵 |
bù yǒu gǔ xiān qǐ qí mì jīn rì ān zhī líng bǎo jīng |
不有古仙启其秘 今日安知灵宝经 |
zhōng shān liàn shī qī bái yún dào chéng xiān zhì hào yuán jūn |
中山炼师栖白云 道成仙秩号元君 |
sān qiān jiǎ zi cháo yù dì shì shàng rú jīn míng shǐ wén |
三千甲子朝玉帝 世上如今名始闻 |
tǔ nà qīng yá yǎng jī fā huā guān yù xì hé gāo jié |
吐纳青牙养肌发 花冠玉舄何高洁 |
bù wén tiān shàng lái zhé xiān zì shì rén jiān shòu zhēn jué |
不闻天上来谪仙 自是人间授真诀 |
wú xīng tài shǒu dào jiā liú xiān shī yuǎn fàng qīng fēng lóu |
吴兴太守道家流 仙师远放清风楼 |
yīng jiāng nèi jǐng hái fēi qù qiě cóng fēn fēng dāng cǐ liú |
应将内景还飞去 且从分风当此留 |
hú zhī shān xī lóu shàng jiàn shān míng míng xī shuǐ yōu yōu |
湖之山兮楼上见 山冥冥兮水悠悠 |
shì rén bú dào jūn zì dào piāo miǎo xiān dōu shuí yǔ chóu |
世人不到君自到 缥缈仙都谁与俦 |
huáng hè gū yún tiān shàng wù wù wài piāo rán zì tiān pǐ |
黄鹤孤云天上物 物外飘然自天匹 |
yī bié qiān nián wèi kě qī xiān jiā bù shù rén jiān rì |
一别千年未可期 仙家不数人间日 |
《戛铜碗为龙吟歌》古诗词释义:
这首《戛铜碗为龙吟歌》是唐代僧人皎然所作,描绘了一幅关于道家修炼、仙人与自然之美的画卷。下面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1.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 意思是:名山深邃的洞府来到了金庭(道教中被视为仙境的地方),三十六个洞穴中以“金庭”最为灵异。如果不是古代仙人的启示,今日我们又如何能够得知蕴含道术之精髓的灵宝经呢?
2. **中山炼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
- 中山的炼师在白云间隐居,修炼成仙,被封为“元君”。他历经三千甲子(古代用以计算时间的单位),朝拜玉帝(道教中至上神),如今这个名字才开始为人所知晓。
3. **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不闻天上来谪仙,自是人间授真诀。**
- 炼师通过吐纳法(即深呼吸和呼出体内的浊气,吸取自然之气)保养身体,头发变得乌黑亮丽,身穿花冠和玉舄(精致的鞋),他的修为高洁无比。没有听到天上的谪仙(被贬到人间的仙人)传来教导,却能从人间获得真正的修炼秘诀。
4. **吴兴太守道家流,仙师远放清风楼,应将内景还飞去,且从分风当此留。**
- 吴兴的太守(官员)也是道家一派的人,他让仙师居住在清风楼中,仙师应在这宁静之所修炼,但内心的景象(修炼的感悟和成果)可能会飞去,但仙师会继续在这留下他的智慧和教导。
5. **湖之山兮楼上见,山冥冥兮水悠悠,世人不到君自到,缥缈仙都谁与俦。**
- 湖光山色在楼上的窗口可见,山色迷茫,水波悠远。世人往往难以抵达这仙境,但仙师却能自行来此,与之相伴的只是那缥缈的仙境和同样追求道的人。
6. **黄鹤孤云天上物,物外飘然自天匹,一别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数人间日。**
- 黄鹤与孤云都是天上之物,它们在虚空飘浮,自由自在,与天相匹。与仙家的世界相比,人间的时光似乎短暂且不足道,一次的分别可能就是千年之久,难以再次相遇。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道家哲学,描绘了仙人与自然、人间与仙境之间的联系,以及对道家修炼和仙人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戛铜碗为龙吟歌》古诗词赏析:
《戛铜碗为龙吟歌》这首诗由唐朝诗人皎然所作,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对仙道修炼、自然美景以及人间与仙境之间界限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结构与主题
这首诗以“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开篇,引入了仙道修炼的背景,提到金庭与三十六洞,展现了仙境的神秘与神圣,以及对古仙之智慧的敬仰。接下来,作者通过中山炼师的故事,引入了仙人与人间的联系,强调了仙人对人间的启示与指导。
### 文字描绘与意境
“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修炼者通过自然呼吸之气,达到身体与精神的修养,以及他们服饰的高洁,暗示了修道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精神清洁的追求。
“吴兴太守道家流,仙师远放清风楼,应将内景还飞去,且从分风当此留”,这里通过吴兴太守这一角色,展现了仙道修炼与世俗官场的关联,以及仙师对修行者精神引领的深意。同时,表达了仙师与人间的关系是短暂而珍贵的,仙师的离去令人惋惜,却也强调了修道者自我修行的重要性。
### 仙道与自然的融合
“湖之山兮楼上见,山冥冥兮水悠悠,世人不到君自到,缥缈仙都谁与俦”,这些句子展示了自然与仙道的融合,湖山美景既是仙境的象征,也是修炼者内心世界的外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强调了仙道修炼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心灵净化的作用。
### 结尾的升华
最后,“黄鹤孤云天上物,物外飘然自天匹,一别千年未可期,仙家不数人间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黄鹤、孤云等自然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仙道修行的向往与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同时,对时间的无常与生命短暂的感慨,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深度。
### 总结
《戛铜碗为龙吟歌》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对仙道、自然与人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这首诗不仅在结构上严谨,语言上精炼,而且在情感上真挚,寓意深远,是唐朝文人对理想境界和精神寄托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