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ān wáng yòu chéng wéi cāng zhōu tú gē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作者:皎然 
chǔ shān yǒu shí yǐng rén zuó     zuó chéng zhǎng zhěn zhī shì yù
楚山有石郢人琢   琢成长枕知是玉
quán yí bīng piàn zuò kǒng xiāo     jiān fā huā cóng jīng bù zú
全疑冰片坐恐销   间发花丛惊不足
zèng yǔ bǐ zhī jīn láng gān     qióng huā làn màn fú xí duān
赠予比之金琅玕   琼花烂熳浮席端
wú shī dào wú bù zhí bǎo     jīn rì gǎn jūn yīn zhí kàn
吾师道吾不执宝   今日感君因执看
shì kòu kēng rán yīng qīng lǜ     xiān chén bù liú yíng gǎn fú
试叩铿然应清律   纤尘不留蝇敢拂
wàn wù jiē yīn zào huà zī     rú hé dú fù qīng zhēn zhì
万物皆因造化资   如何独负清贞质
nán shān yǒu yún gǔ zài kōng     zhǎng sōng wèi wǒ shēng liáng fēng
南山有云鹄在空   长松为我生凉风
gāo yǒu lǎng yǒng lè qí zhōng     xíng zhù sì yí jiē dào yì
高友朗咏乐其中   行住四仪皆道意
bù xué xiǎo chéng yī qū shì     wéi jiāng cǐ wù ān zuò yú
不学小乘一曲士   唯将此物安座隅
qǔ cì xián mián yǒu chán wèi
取次闲眠有禅味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通过对王维创作的《沧洲图》的观感与联想,展现了作者对艺术与自然、道德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段解释:

### 开篇(首句)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为枕知是玉,全疑冰片坐恐销,间发花丛惊不足,赠予比之金琅玕**。
此段开篇以楚山之石、郢人之琢、长枕之玉、冰片之疑、花丛之惊、金琅玕之比,描绘了《沧洲图》中景物的精美与独特,仿佛自然界的奇珍异宝被精心雕琢而成。其中“冰片”之疑、花丛之惊,表现了画面的动态与美感,以及观者被其吸引、仿佛置身其中的体验。

### 接续(次句)
**琼花烂熳浮席端,吾师道吾不执宝,今日感君因执看**。
琼花之烂漫与浮于席端,描绘了画面中花朵的灿烂与自由飘逸之感。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自然之宝物的超然态度,即不执著于外在的物质价值,而是在心中领悟其真正的美与意境。随后提到今日因王维的图作而生感动,表现了艺术对观者心灵的触动。

### 发展(中间段落)
**试叩铿然应清律,纤尘不留蝇敢拂,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
这一段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与内在道德的深深共鸣。诗人不仅感受到画面中万物生长的自然律动,还从“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中体验到自由与宁静。高友的朗咏则象征着艺术与道德的交流,四仪(指佛教中表示禅修的四个阶段)的道意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远意义的理解。

### 结尾(末句)
**不学小乘一曲士,唯将此物安座隅,取次闲眠有禅味**。
在结尾,诗人强调自己不追逐小乘佛教的束缚与狭隘,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体验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在。将此物(艺术作品)安放于座隅,不仅是对艺术的尊崇,也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态度。最后提到“取次闲眠有禅味”,意味着在日常生活的简单闲适中也能感受到禅宗的智慧与内在的宁静,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生活、道德与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

这首诗通过描绘《沧洲图》的美景与内涵,不仅表达了对王维艺术造诣的赞美,还深入探讨了艺术、自然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精神的升华。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对王维的《沧洲图》的题咏,展现了一种深邃而超脱的艺术欣赏境界。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将视觉艺术与内心感受相结合,构建了一幅既现实又超越的画卷。

首先,诗人用“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枕知是玉”起兴,借以表达王维画作的精美绝伦,如同精心雕琢的玉石一般,蕴含着深邃的艺术价值。接下来,“全疑冰片坐恐销,间发花丛惊不足”描绘了画面的静谧与生机,用冰片的脆弱和花丛的繁复生动地展现了作品的细节与活力。

“赠予比之金琅玕,琼花烂熳浮席端”则进一步赞美了作品如同珍贵的宝物,琼花的烂漫更是增添了画面的美感。诗人在赞美作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为物所执的态度,用“吾师道吾不执宝”暗示自己对待艺术与美好事物的淡然态度。

“今日感君因执看,试叩铿然应清律”转而描述了诗人亲自观察作品时的感动与发现,正如敲击金属所发出的清脆声音,艺术与心灵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体现了作品的深度与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纤尘不留蝇敢拂,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进一步揭示了作品与自然、造化的联系,强调其纯净与高洁的品质。南山云鹤、长松凉风,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自然的韵味,也寓意了作品内在的高雅与超越。

最后,“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唯将此物安座隅,取次闲眠有禅味”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此作品获得的精神享受与内心的平静,将其视作一种超越世俗的修养和智慧的象征,与小乘佛教的追求形成了对比,强调了艺术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沧洲图》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以及艺术欣赏与内心世界的紧密联系。它不仅是对王维作品的欣赏,也是对艺术、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