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īng hòu xī rì xī xíng

兵后西日溪行

作者:皎然 
xī fāng zhēn rén wéi xíng mì     bì shàng jì zhū jiǎo rú rì
西方真人为行密   臂上记珠皎如日
fú míng wú zhuó xīn yì kōng     zhū qù zhū lái tǐ cháng yī
佛名无着心亦空   珠去珠来体常一
shuí dào fú shēn qiān wàn shēn     chóng chóng zhǐ xiàng xīn zhōng chū
谁道佛身千万身   重重只向心中出

《兵后西日溪行》古诗词释义:

作者:皎然的《兵后西日溪行》这首诗,通过意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对佛学深邃思想的感悟和内心世界与宇宙间的联系。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西方真人为行密,臂上记珠皎如日,佛名无着心亦空,珠去珠来体常一**:
- **西方真人**:这里使用了西方佛教的概念,指向西方极乐世界,代表了佛教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行密**:行,行为、修行;密,秘密、精深之意。整体暗示了佛教修行的深入与秘密。
- **臂上记珠皎如日**:珠,代表了佛教中重要的法器或者精神象征,这里用“皎如日”来形容其明亮、纯净,与佛教中通过修行获得的内在光明相呼应。
- **佛名无着心亦空**:无着,表示没有依附于任何固定的形式或物质,心空则意味着内在的空寂与解脱,提示佛教中“空”的哲学思想。
- **珠去珠来体常一**:珠的来去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挑战与成就,体常一则是强调修行者的心灵在不断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本质。

2. **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
- **佛身千万身**:佛教中常有“一佛千手千眼”等说法,象征着佛身的多样性,代表着慈悲与智慧的无尽扩散。
- **重重只向心中出**:这里的“重重”指的是佛身的层次或丰富性,暗示佛性或智慧不是外在的,而是存在于每个修行者的心中,通过内心的探索和修行,每个人都能揭示出自己的佛性。

整首诗通过西方极乐世界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教深奥哲学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它强调了内在光明、空性、以及佛性的内在性,呼吁人们在修行过程中寻找自我,发现内心的佛性。

《兵后西日溪行》古诗词赏析:

《兵后西日溪行》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诗歌,其内容充满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宗教色彩,将自然景观与佛教理念巧妙融合,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存在、自我以及宇宙间深层联系的深刻洞察。

1. **西方真人为行密**:开篇以“西方真人为行密”奠定一种超然、神秘的基调。这里的“西方真人”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概念,比如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行密可能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真理、解脱的过程。这里强调了个体向着精神超越的行动和追求。

2. **臂上记珠皎如日**:形象地描述了一颗明亮、如同太阳般的珠子被佩戴在臂上,暗示着内心深处的光芒与智慧。这颗“记珠”可能是对自我认识、自我超越、内心光明的隐喻,强调了内在光亮的重要性。

3. **佛名无着心亦空,珠去珠来体常一**:这两句通过“无着”(没有固定、不变的标记)和“心空”(心无挂碍,达至空寂的境界),阐述了佛教中的空性思想,即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珠子的“去来”象征着生命中的变化与流转,强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体”(本体、真我)保持不变,是一种恒定的、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内在力量。

4. **谁道佛身千万身,重重只向心中出**:这两句直接引出了佛教的观念——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佛身。通过“千万身”与“心中出”之间的对比,强调了内在的发现与外在显现之间的关系。意味着通过内在的修行和觉悟,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佛性,实现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形象(日、珠、溪水)与佛教哲学相结合,探索了个人内心与宇宙真理的内在联系,表达了通过自我修行达到精神超越的思想。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庄严,又蕴含了深邃的哲学与宗教意涵,给人以心灵的触动与启发。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