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ū sū xíng

姑苏行

作者:皎然 
yī cóng qīng qì shàng wèi tiān     xiān sǒu hé nián jiàn gàn hǎi
一从清气上为天   仙叟何年见干海
huáng hé jǐ dù zhuó fù qīng     cǐ shuǐ rú jīn wèi céng gǎi
黄河几度浊复清   此水如今未曾改
xī xún xiān rén zhǔ     wù rù táo huā xué
西寻仙人渚   误入桃花穴
fēng chuī huā piàn shǐ wǒ mí     shí shí wèn shān jīng tà xuě
风吹花片使我迷   时时问山惊踏雪
shí liáng dān zào yì gèng qí     chūn cǎo bù shēng duō gù zhé
石梁丹灶意更奇   春草不生多故辙
wǒ lái yǐn dào fēi yǐn shēn     rú jīn shì shàng wú fēng chén
我来隐道非隐身   如今世上无风尘
lù shì wǔ líng lù     rén fēi qín dài rén
路是武陵路   人非秦代人
fàn sōng dé gāo lǚ     zhuó zú ǒu qīng jīn
饭松得高侣   濯足偶清津
shù piàn xī xián pán shí zài     jǐ huí bìng zuò dài guān jīn
数片昔贤磐石在   几回并坐戴纶巾

《姑苏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姑苏行》诗,实际上没有固定的解译版本,因为它表达的是一个隐士在姑苏(苏州)进行的游历与内心的感悟。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其对自然、道义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析:

**一从清气上为天, 仙叟何年见干海,**

这句诗通过“清气上为天”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至高境界的形象。接着“仙叟何年见干海”则带出了一种寻找仙人、探寻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

**黄河几度浊复清, 此水如今未曾改,**

诗人在这里以黄河的变迁为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但自然的本真(水)却未曾改变。这句话体现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不变追求的感慨。

**西寻仙人渚, 误入桃花穴,**

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寻找仙人的过程中,误入了一个桃花源般的神秘地方。这样的描述暗含了对理想生活或心灵栖息地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探索未知、追求精神自由的冒险精神。

**风吹花片使我迷, 时时问山惊踏雪,**

诗人被桃花源的美景所吸引,仿佛在花雨中迷失。他不时地问山,惊异地踏着雪前行,这里的“山”可能象征着追求的目标或未知的探索,而“雪”可能代表了挑战与困难。

**石梁丹灶意更奇, 春草不生多故辙,**

“石梁丹灶”可能是指寻找道家修炼的场所,这里更凸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追求。而“春草不生多故辙”则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痕迹和时间的痕迹,暗示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我来隐道非隐身, 如今世上无风尘,**

“隐道”可能是指追求内心平静,实现精神超越的途径,而“隐身”则是对那种不被世俗所扰,保持自我纯粹的向往。整句话传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路是武陵路, 人非秦代人,**

诗人通过“武陵路”这一典故,借用了桃花源的传说,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指出现代人与古代不同,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和文明的进步。

**饭松得高侣, 濯足偶清津,**

“饭松”可能是指在松树下就餐,寓意着与自然为伴,获得心灵的慰藉。而“高侣”则是对志同道合、精神上的伙伴的向往。整句表达出诗人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数片昔贤磐石在, 几回并坐戴纶巾,**

“昔贤磐石”可能是指古代圣贤的遗迹,诗人对它们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先贤智慧的追求。而“并坐戴纶巾”则是一种文人雅士的象征,意味着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学问,享受精神的愉悦。

综上所述,这首《姑苏行》诗通过一系列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精神自由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和道家哲学的追求。

《姑苏行》古诗词赏析:

《姑苏行》是一首充满着玄远意境与深厚隐逸情调的诗作,由唐代诗人皎然所创作。全诗描绘了作者对姑苏(苏州)的一次行游,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追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仙气与隐逸**:“一从清气上为天, 仙叟何年见干海”这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仙气缭绕的仙境。这里的“仙叟”隐喻高洁的隐士,他们与世隔绝,仿佛是人间与仙境的桥梁,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 **自然与时间的永恒**:“黄河几度浊复清,此水如今未曾改”通过黄河的变化对比,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不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稳定不变的敬畏之情。

3. **历史的追寻与隐喻**:“西寻仙人渚,误入桃花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次寻访之旅,还通过桃花源的隐喻,引出了对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差异的思考。桃花源寓言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

4. **个人与社会**:“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这两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选择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另一方面,又意识到社会中的风尘依然存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5. **结语与情感**:“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饭松得高侣,濯足偶清津”等句通过诗人对这次旅程的回顾,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而“数片昔贤磐石在,几回并坐戴纶巾”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深化了诗作的哲学与文化内涵,表达了对前人智慧与精神的敬仰。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时间、历史、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我与外界关系的独特洞察。

皎然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