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yuè xíng ( yī zuò guān shān yuè )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
gǔ rén ruò bù sǐ wú yì hé suǒ bēi |
古人若不死 吾亦何所悲 |
xiāo xiāo yān yǔ jiǔ yuán shàng bái yáng qīng sōng zàng zhě shuí |
萧萧烟雨九原上 白杨青松葬者谁 |
guì jiàn tóng yī chén sǐ shēng tóng yī zhǐ |
贵贱同一尘 死生同一指 |
rén shēng zài shì gòng rú cǐ hé yì fú yún yǔ liú shuǐ |
人生在世共如此 何异浮云与流水 |
duǎn gē xíng duǎn gē wú qióng rì yǐ qīng |
短歌行 短歌无穷日已倾 |
yè gōng liáng yuàn tú yǒu míng chūn cǎo qiū fēng shāng wǒ qíng |
邺宫梁苑徒有名 春草秋风伤我情 |
hé wèi bù xué jīn xiān lǚ yī wù kōng wáng wú sǐ shēng |
何为不学金仙侣 一悟空王无死生 |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山月行》(又名《关山月》)是唐代诗人皎然的创作,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死的思考。我将逐段解释其意思:
1.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这句话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古人不死亡,诗人对于古人的悲伤将从何而来?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循环和时光的流逝有深刻的感慨。
2.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描述了一片烟雨蒙蒙的九原(古代的墓地),白杨树与青松挺立,但无人知晓那些安息于此的逝者是谁。这里通过墓地的景象,象征了生命终将归于尘土,不为他人所知。
3.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贵族和平民在生命的终点都化为尘土,生命的长度和深度在死亡面前是平等的。这一句强调了人生的平等性和生命的脆弱性。
4.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人生无论贫富贵贱,最终的归宿都是尘土,就像浮云和流水一样,无常且短暂。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5.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
通过短歌来表达人生的短暂,日子在流逝中显得无穷无尽。在诗歌的创作中,短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考的常见形式,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6. **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邺宫和梁苑是古代的名胜,但在诗人的笔下,这些名胜只剩下空洞的名声。春草秋风引起诗人的情感波动,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7.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学习那些与佛门的金仙伴侣一样,通过觉悟达到空王的境界,从而超越生死的束缚?这里表达了对佛教生死轮回观念的思考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历史遗迹和人生哲理的结合,探讨了生命、死亡、平等和存在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越生死、获得精神自由的向往。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古诗词赏析:
《山月行》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皎然创作,是一首哲理诗。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死亡、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价值的反思。以下是这首诗的几个主要赏析点:
### 1. **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探讨**
诗的开头提出“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这句看似简单的问句,实际上引出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考。古人已经逝去,作者对他们的哀悼并非基于个人情感,而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普遍感慨。这种思考将个人情感提升为对人类共通经验的反思。
### 2. **对死亡平等性的思考**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表达了对死亡平等性的思考。不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这种对死亡平等的视角,削弱了对生者身份的过度重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本质的共通性。
### 3. **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通过对比贵贱、生与死的最终归宿,作者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这种追问超越了世俗的价值判断,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是否仅仅在于身份或地位。
### 4. **自然与人生的比喻**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诗人用自然界的浮云和流水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无常,暗示人生如同自然现象一样,有其自然的规律和过程。这样的比喻,使得对生命意义的探讨更加深刻,同时也带有了一种超脱的美感。
### 5. **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这部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邺宫和梁苑作为历史上的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虚名,而春草秋风却能引发诗人的深情。这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是对时间流逝、事物易逝的深刻感受。
### 6. **寻求精神解脱的追求**
最后,“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解脱的追求。金仙侣和空王象征着超脱生死的智慧,诗人渴望通过智慧的觉悟,找到超越生死束缚的精神解脱,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
综上所述,《山月行》不仅是一首对生命、死亡、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之作,还蕴含了对自然、历史、精神解脱等多维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的深邃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