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nán cǎo táng dú shū zhāo lǐ shào fǔ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yě sì chū rén jìng shě zhōu dēng yuǎn fēng |
野寺出人境 舍舟登远峰 |
lín kāi míng jiàn yuè wàn hè jìng wén zhōng |
林开明见月 万壑静闻钟 |
yōng zhú míng shān cuì jiāo huī dòng shuǐ róng |
拥烛明山翠 交麾动水容 |
rú hé gǔ gōng shǒu chén wài dé xiāng féng |
如何股肱守 尘外得相逢 |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作,描述了作者与李少府在湖南草堂共同读书,以及两人在自然中相遇的情景。以下是逐段解释:
### 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这两句描绘了两人从世俗中脱离开来,选择到一个偏远的寺庙,并舍弃了舟船,踏上了远处的山峰。这里“野寺”寓意着远离尘嚣的清净之所,“人境”则指世俗社会,通过“出”字表现了与世俗的隔绝。“舍舟登远峰”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
###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这两句描写了两人在远峰之上,茂密的树林为他们提供了观察月光的清晰视野。夜晚的山林静谧,唯有远处山谷间传来的钟声清晰可闻。这里“明见月”暗示了心境的开阔,“万壑静闻钟”则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增强了画面的氛围感。
###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这两句描绘了两人夜晚围坐,在蜡烛的映照下,山色被照亮,翠绿更为鲜明。同时,交麾(可能指交头、交头或交头牌,此处可能指两人交谈的动作)的举动似乎也激起了水面上的波纹,暗示了他们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流。
###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股肱守"意指守护重要的人或事物,这里可能是指两人共同守护着的友情。"尘外得相逢"则表达了在世俗之外,两人的相遇显得格外珍贵和难得。整句强调了在繁忙和尘世的困扰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契合与共鸣,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李少府在自然中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在繁华世俗之外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出自唐代诗人皎然之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不仅展示了自然美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开头两句“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置身自然之中的景象。通过“野寺”和“人境”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纯净,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舍舟登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也隐含了超脱世俗之意。
**接着的“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林间和山谷的宁静。月光穿透林梢,明亮而清澈,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感受。而“万壑静闻钟”则通过听觉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世外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山谷深处的钟声,增添了几分深远和悠长的意境。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诗中的“拥烛”可能是夜晚点燃蜡烛,烛光照亮了山色,使得翠绿的山峦更加鲜明。而“交麾动水容”则是借风动水面的景象,象征着诗人与李少府之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自然界的微小变化,表达出友谊的深厚与动态。
**最后两句“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表达了诗人对李少府能够在此隐逸之地相遇的惊喜和感慨。股肱,原指大腿,这里借指李少府,隐喻为诗人的左右手、重要的朋友。尘外,意味着远离尘世、超凡脱俗。这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能够在这远离尘嚣之地遇见好友的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