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píng fāng xún péi láng zhōng gù zhái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
dú chán chū chàng gǔ huái zhī wěi qū bēi liáng duàn xù chí |
独蝉初唱古槐枝 委曲悲凉断续迟 |
yǔ hòu hū wén shuí zuì kǔ yì xiāng gū guǎn yì jiā shí |
雨后忽闻谁最苦 异乡孤馆忆家时 |
shuāi liǔ chán yín páng zhuó hé zhèng dāng cán rì jiǎo shēng hé |
衰柳蝉吟旁浊河 正当残日角声和 |
xún cháng bù zú shǎo chóu sī cǐ jì wén shí chóu gèng duō |
寻常不足少愁思 此际闻时愁更多 |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由唐代诗人子兰所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时间氛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往事和自身处境的复杂情感。让我们分段解释每句诗的含义:
1. **独蝉初唱古槐枝**:一开始,一只孤独的蝉在古老的槐树上鸣叫。这里用“独蝉”象征着孤独,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2. **委曲悲凉断续迟**:蝉鸣的声音曲折、悲伤,时断时续,给人一种缓慢而沉重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蝉声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3. **雨后忽闻谁最苦**:雨后,蝉鸣声显得尤为清晰。在这样一个清新的时刻,诗人听到了最让人感到苦楚的声音。这里的“谁最苦”暗指对某种失去或变迁的深刻感受。
4. **异乡孤馆忆家时**:身处异乡的旅人,在孤独的馆舍里回想起家的温馨。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漂泊感和对家的思念。
5. **衰柳蝉吟旁浊河**:衰败的柳树旁,蝉的歌声伴随着混浊的河水。衰柳象征着衰败和老去,浊河则代表着世事的混浊,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
6. **正当残日角声和**: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与远处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这景象既美丽又苍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7. **寻常不足少愁思**:通常的事物不足以减少内心的愁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日常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愁思难以摆脱的感慨。
8. **此际闻时愁更多**:在听到此刻的声音时,诗人的愁思变得更加深重。这种情感的加深,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当下处境的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时间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异乡生活的孤独感、以及面对生命变迁的无奈和愁思。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古诗词赏析: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已逝的过往和故人深深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意象**:“独蝉初唱古槐枝”,起句以“独蝉”的啼鸣作为开篇,用以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这一意象引出了整个诗的悲凉基调。初秋的清晨,蝉声嘹亮,然而孤独一人,这份声音反而显得更加凄凉和渺茫。
2. **情感的层层递进**:“委曲悲凉断续迟”,这里通过“委曲”二字,描绘了蝉鸣的曲折不顺,似乎在述说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人生的不易。而“断续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难以持续和显得迟缓,暗示了失去美好时光的无奈与伤感。
3. **场景的深化**:“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雨后的一声蝉鸣,引发的是远在他乡的人对家的深深思念。这个场景将个人的情感置于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感染力。
4. **意象的结合**:“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将“衰柳”与“浊河”并置,不仅强化了秋日的萧瑟感,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夕阳的余晖与凄凉的角声相和,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丽的意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5. **结尾的抒情**:“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在平日里,或许还能稍微安抚内心的愁思,但此时此刻,聆听这孤独的蝉鸣,却让这份愁思愈发浓郁。结尾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特殊情境下情感的强烈波动,让读者对诗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乡和家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