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xuě qū
白雪曲
wèi kǒu mò xué ruǎn sì zōng bù yán shì fēi fēi zhì gōng |
为口莫学阮嗣宗 不言是非非至公 |
wèi shǒu xū shì zhū yún bèi zhé kǎn yīng fēng zhì jīn zài |
为手须似朱云辈 折槛英风至今在 |
nán ér jié fà shì jūn qīn xū xiào qián xián duō kāng kǎi |
男儿结发事君亲 须斅前贤多慷慨 |
lì shǔ yōng xī fáng yǔ dù wèi gōng yáo gōng sòng kāi fǔ |
历数雍熙房与杜 魏公姚公宋开府 |
jǐn xiàng tiān shàng xiān gōng xián chù zuò hé bù què cí shàng dì xià xià tǔ |
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 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 |
rěn jiàn cāng shēng kǔ kǔ kǔ |
忍见苍生苦苦苦 |
《白雪曲》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白雪曲》的逐句解释如下:
1."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这一句是在告诫人不要像阮籍那样,即使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参与是非的讨论。这里“至公”意为极公道,不偏不倚。
2."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这句鼓励人们应该像朱云一样,勇敢而有节操。朱云以折断宫中栏杆的举动,直言进谏,表现出英雄的风范,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人们钦佩。
3."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此句强调男子应该尽忠职守,效仿前人,表现出慷慨大义的精神,对君主和亲人都要忠心耿耿。
4."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这里提到的“房”、“杜”、“魏公”、“姚公”和“宋开府”,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和宋璟等,他们都是在唐朝时期为国效力的杰出人物。
5."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这句似乎是在反思古代的帝王和官员们的处境,仿佛是在说他们选择了在天上做神仙般的生活,为何不回到人间,为百姓谋福呢?这里暗示了对某些统治者不作为或忽视民生的批评。
6."忍见苍生苦苦苦":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忧虑和同情,希望社会能够变得更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英雄人物的行事作风和道德品质,表达了对当代人的期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鼓励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民生疾苦。
《白雪曲》古诗词赏析:
贯休的这首《白雪曲》充满了对于理想政治与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崇敬之情。通过对比阮嗣宗和朱云两位历史人物,作者表达了对于不同政治态度的思考。
阮嗣宗(阮籍)在《晋书》中以不谈是非著称,避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作者在此用“莫学阮嗣宗”表达出对于只求明哲保身,避免陷入政治争端的态度的不赞同。阮嗣宗虽然保全了自身,但他的这种“不谈是非”态度在作者看来缺乏对正义和公理的坚持,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体现。
随后,作者赞扬了朱云的勇气和正直。朱云曾据柱谏言汉成帝,折槛而立,展示出不畏权贵、坚持正义的精神。这种“折槛英风至今在”不仅是对朱云个人的赞誉,也是对于敢于站出来为公义发声的行为的推崇。作者借此激励人们应该效仿朱云,勇于担当,不畏强权,坚持原则。
接下来的“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部分,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位著名宰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等。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作者在这里表达出对这些政治家的敬仰,他们在国家治理中所展现的卓越能力和无私奉献,是对后世政治家的榜样。
“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则是一个强烈的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在天堂享受荣华富贵,而让广大百姓处于苦难之中的“上帝”和“下土”的领导者们的谴责。这一句话直指当时的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民不聊生现象的深切忧虑和不满。
综上所述,贯休的《白雪曲》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于理想政治、公正和民本思想的深情呼唤。通过对比和赞誉历史人物,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贯休展现了他对于社会正义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