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 shān pù bù
庐山瀑布
míng cóng shí mén sù yáo luò sì yán kōng |
暝从石门宿 摇落四岩空 |
tán yuè yàng shān zú tiān hé xiè jiàn zhōng |
潭月漾山足 天河泻涧中 |
shān sōng hán shì yǔ yuán niǎo xī jīng fēng |
杉松寒似雨 猿鸟夕惊风 |
dú wò bù chéng mèi cāng rán xiǎng xiè gōng |
独卧不成寐 苍然想谢公 |
《庐山瀑布》古诗词释义:
《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张碧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瀑布美景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段解释:
1. **暝从石门宿,摇落四岩空**:这句话描绘了夜晚从石门(庐山的一个入口)进入,四周空旷、静寂的景象。"暝"指的是夜晚,"摇落"则描述了夜晚凉风摇动着岩石,让四周显得更加空旷。
2. **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这句诗描写了山脚下的潭水,水面上月光荡漾,以及天河的水流入山谷的景象。"漾"是水面波纹的意思,"天河"指的是银河,"泻涧"则是指水流泻入山谷中。
3. **杉松寒似雨,猿鸟夕惊风**:这里描述的是山中的杉松在寒冷的夜晚仿佛下着雨,猿猴和鸟儿在傍晚时分被风吹得感到惊慌。"寒似雨"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山中清冷的氛围,"夕惊风"则强调了傍晚风的突起对动物的影响。
4. **独卧不成寐,苍然想谢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前人的怀念。"独卧不成寐"表示诗人独自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可能是因为被美景吸引,或是心中有太多的思绪。"苍然想谢公"则是诗人对谢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名士,这里代指古代的文人雅士)的怀念,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高尚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独白,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古人风骨的缅怀,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庐山瀑布》古诗词赏析:
张碧的《庐山瀑布》是一首描绘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诗作,充满了自然美的赞美和诗人的情感流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写夜晚的静谧与空寂**:“暝从石门宿,摇落四岩空”。“暝”字描绘了夜晚的昏暗,而“石门宿”暗示了诗人的住宿地点,可能是靠近山门的某个地方。接着,“摇落四岩空”则描绘了夜晚四岩寂静,万物归于平静的场景,给人一种空灵与深邃的感觉。
2. **水景与月色的交织**:“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潭月漾山足”意味着山脚下有一潭水,月光在水面荡漾,创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而“天河泻涧中”则想象了银河如同瀑布般倾泻在山涧之中,将水的动态美与壮观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3. **自然界的生机与寂静并存**:“杉松寒似雨,猿鸟夕惊风”。这里,诗人用“杉松寒似雨”来形容树林中的杉松在寒冷的夜晚仿佛落下了细雨,渲染出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氛围。同时,“猿鸟夕惊风”则描绘了傍晚时分,风起云涌,使得猿猴和飞鸟惊慌失措的情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生机与寂静并存的奇妙景象。
4. **诗人的孤独与感悟**:“独卧不成寐,苍然想谢公”。诗人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面前感到孤独,难以入眠。这里的“想谢公”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古代著名诗人谢灵运的联想,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观,更在通过自然表达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整体来看,《庐山瀑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