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miào gē cí 。 jì fén yīn yuè zhāng 。 tài hé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
yú mù jùn zhé wéi qīng jī xī |
于穆浚哲 维清缉熙 |
sù shì zhāo pèi yǒng yán xiào sī |
肃事昭配 永言孝思 |
dí zhuó jìng jiā xīn xiāng zài zī |
涤濯静嘉 馨香在兹 |
shén zhī tīng zhī yòng shòu fú lí |
神之听之 用受福厘 |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古诗词释义:
韩休的《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一诗是用于祭拜汾阴的仪式上演唱的乐章。这首诗以一种神圣的语气,表达了对汾阴神灵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祭祀活动的庄严和虔诚的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于穆浚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
- **于穆浚哲**:在这句中,“于穆”意味着“庄严而庄重”,“浚哲”意为“智慧深邃”。这句话是在赞颂汾阴神灵的庄严和智慧。
- **维清缉熙**:意思是“维清”,意味着“光明清明”;“缉熙”则意味着“光明和辉煌”。整句表达了汾阴神灵的光明和清正。
- **肃事昭配,永言孝思**:这句中的“肃事”是指祭祀活动的庄严和恭敬;“昭配”是说向神灵展示祭品;“永言”则是“永远”的意思;“孝思”则是“孝敬的思绪”。整句表达了在祭拜过程中对神灵的尊重和对孝道的思考。
2. **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厘**:
- **涤濯静嘉**:这里的“涤濯”是指洗涤和清洁,而“静嘉”则可能意指静谧与美好的事物。这句话意味着以清洁和美好的事物作为祭品,向神灵表达敬意。
- **馨香在兹**:馨香在这里意味着香火与香气,强调祭品的香气为神灵所接受。这句话表达了祭品的香气足以传递敬意至神灵。
- **神之听之,用受福厘**:这句表示神灵已经感知到了人类的敬意和祭品,因此会接受这些敬意,赐福于人间。其中,“福厘”可能是指福泽和恩赐。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赞美的语言,展示了对汾阴神灵的敬仰和虔诚的祭祀仪式,同时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庄严性和仪式中的思想感情。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古诗词赏析:
韩休的《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是一首用于祭祀汾阴的乐章,充满了庄重、敬仰和深情的氛围。此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艺术手法**:
- **用词典雅**:诗句运用了丰富的古典辞藻,如“于穆浚哲”、“维清缉熙”等,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庄重的祭祀仪式感。
- **四字一句的格律**:全诗采用了四字一句的形式,整齐划一,音韵和谐,适合于祭祀时的吟唱,增强仪式的庄重感和神圣感。
- **表达的层次性**:从对神明的尊崇(“于穆浚哲,维清缉熙”)到祭典的准备(“肃事昭配”),再到表达对神明的虔诚之情(“永言孝思”、“馨香在兹”),诗文层次分明,情感逐渐深化。
2. **主题内容**:
- **祭祀主题**:诗文主要围绕祭祀汾阴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仰和祈福之情。通过“太和”这一祭祀礼仪,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与依赖。
- **道德与礼法**:诗句中多次提及“孝思”、“福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强调了人在祭祀活动中所应有的敬畏之心和虔诚之情。
3. **文化与历史意义**:
- **历史传承**:作为古代祭祀乐章的一部分,《太和》体现了古代华夏民族祭祀活动的仪式和思想,是研究古代礼仪、信仰、文化的重要文献。
- **社会价值**: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不仅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也强化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的追求。
综上所述,韩休的《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太和》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通过其典雅的词句、深沉的情感以及庄严的仪式感,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以及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