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yuǎn shǐ

送远使

作者:张籍 
yú jiā zài jiāng kǒu     cháo shuǐ rù chái fēi
渔家在江口   潮水入柴扉
xíng kè yù tóu sù     zhǔ rén yóu wèi guī
行客欲投宿   主人犹未归
zhú shēn cūn lù yuǎn     yuè chū diào chuán xī
竹深村路远   月出钓船稀
yáo jiàn xún shā àn     chūn fēng dòng cǎo yī
遥见寻沙岸   春风动草衣

《送远使》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远使》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江边送别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使者的关怀。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这两句描绘了江边渔家的环境。"渔家在江口"说明渔家就位于江边,靠近水边的位置。"潮水入柴扉"描绘的是潮水涨入时,会涌进渔家简陋的木门,这里用“柴扉”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渔家生活环境的朴素。

###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此两句是全诗的转折点,描写了旅行者(行客)在夜幕降临时寻找投宿之地的情景。尽管渔家可能愿意接待他,但主人尚未归家,旅行者不得不在外等待或寻找其他投宿的地方。

###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这两句描述了乡村的夜晚景色,环境显得幽静而孤寂。"竹深村路远"描绘了竹林深邃,村中道路显得遥远,衬托出夜色的寂静与旅行者的孤单。"月出钓船稀"表明在月光下,钓鱼的船只已稀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渔家主人可能还在忙碌或远行,不能回来接待旅行者。

###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这两句描绘了旅行者在远方看见的情景。"遥见寻沙岸"可能意味着旅行者在远处看见渔家正在寻找或清理沙岸,暗示渔家主人或许在寻找适当的地点进行某些准备工作。"春风动草衣"则是对春风吹拂下,旅行者衣物轻轻摇动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温柔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前面的孤独与等待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关于希望和未来的暗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使者的深切关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

《送远使》古诗词赏析:

《送远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其文笔清新,情感深沉,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使者的深情关切以及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两句的铺垫**:“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诗的开篇以渔家作为背景,描绘了江口的自然环境。江口处的潮水自然地涌入渔家的门扉,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江边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也为后文的叙事和情感表达铺设了基调。

2. **行客与主人**:“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这两句是诗的核心,将送别这一主题推向了高潮。行客正在寻找住宿的地方,而主人却尚未归来,这里的等待充满了期待与不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远方来客的关怀。

3. **深化情感**:“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诗人以竹林的深邃、远处村庄的寂静以及稀疏的钓船,勾勒出了一幅夜晚渔村的宁静画面。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等待的孤独和漫长,通过自然环境的渲染,深化了送别的氛围。

4. **末尾的期待与关注**:“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遥见寻沙岸”的细节,展示了对远方来客的密切关注。即使是在等待中,诗人也能够洞察到远处行客的动态,这份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切的关怀,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综上所述,《送远使》不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送别的场景,更通过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张籍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